第一组:郑欣欣 侯晓彤 景琪
指导老师:刘新阳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智能筛子的实验原理,掌握发光二极管的原理,理解智能筛子程序的含义,掌握random函数的用法,能够自主设计智能筛子实验
过程与方法目标:认真学习智能筛子的基础知识,这部分知识老师以讲授法为主;小组合作讨论动手制作实验;主动思考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客精神;培养学生对创客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所需材料和资源
Aurduino实验套件,多媒体教室,PPT
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师:同学们,我们要上课啦,大家都回到座位上,安静下来(教师行为)
端正坐姿,保持安静(学生行为)
营造良好的上课环境(教学理念)
2.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教师提前安装好实验,向学生实物展示智能筛子的实验效果,
师:这个实验好不好玩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如何设计智能筛子。(教师行为)
对实验充满好奇,认真观察老师的演示。(学生行为)
通过实物展示,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理念)
3.导入新课
(1)教师先简单介绍智能筛子的实验原理;
(2)然后用Frizing向学生展示模拟实验电路图,告诉学生电路图各个器件是如何连接,是怎样的顺序,哪一端连接正极哪一端连接负极,并解释原因;当向学生展示到发光二极管时,回到PPT,向学生解释发光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再回到电路图,让学生体会这样连接的原因;最后完成对整个电路图连接的介绍;
(3)当利用Aurduino软件时需要上传实验套件卡片上的程序,先向学生介绍整个程序的结构框架,让学生对程序有个大体的了解;然后再细致讲解程序,尤其要详细讲解random函数的用法(教师行为)
认真听讲,认真观看教师的PPT(学生行为)
为学生讲授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理念)
4.动手操作,模拟实验
师:同学们尽量多做几次实验,看看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小组讨论一下出现问题的原因,等会儿我找小组起来分享经验。
教师并在教室里巡视,及时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并做详细记录,反思出现问题的原因,总结经验,修正自己的教学(教师行为)
小组热烈讨论,合理分工,积极动手操作(学生行为)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创客精神(教学理念)
5.课堂小结,巩固练习
带领学生一起回顾本堂课的所学知识(教师行为)
跟随教师思路走,积极思考(学生行为)
巩固复习,防知识遗忘(教学理念)
6.课外拓展,布置作业
小组思考智能筛子的程序设计除了按套件上的来写,还可以怎样编写?(教师行为)
课下积极完成作业(学生行为)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对编程的深入学习(教学理念)
四、评价工具
班级: 组别: 姓名:
对各个评价指标按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综合评价。
上课听讲认真程度(评价指标)
评价标准:
非常认真:3分
较认真:2分
一般:1分
不认真:0分
上课是否积极回答问题(评价指标)
评价标准:
主动回答:3分
小声回答:2分
只思考不回答:1分
不思考:0分
小组合作是否积极(评价指标)
评价标准:
非常积极:3分
较积极:2分
一般:1分
不积极:0分
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究意识是否强烈(评价指标)
评价标准:
非常强烈:3分
较强烈:2分
一般:1分
不探究:0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