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你好!
今天跟你说一下老爸对读书的一些体会,希望对你有点启发。共勉!
首先讲一下老爸在读书方面的一些经历:
记得在龙岗打工的时候,每天下班都去图书馆看书。
当时想把中外名著全部看个遍。
事实上,当时也确实看了很多:
什么《红与黑》,《茶花女》,《安娜·卡列妮娜》,四大名著等等。
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想起来,看了这么多书,好像也没什么用。也基本上忘得差不多了。
为什么会这样?
我也思考过这个问题。
原因大概有以下四点:
第一就是看书没有目的性,
第二就是看书没有做读书笔记,
第三就是即使做了笔记,也没有经常拿出来翻看,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真的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但是大部分人做不到。
第四就是没有把书中的东西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下面再分别说一下以上四点:
第一就是看书要有目的性。
虽然你现在这个年龄,读书的功利性不要太强,但是目的性还是要有的。
读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改变生活,让自己的生活,能够朝着自己想要的样子发展。
问自己:你为什么要看这本书?是想学到什么东西?然后学到的东西,能够帮助你达到什么的愿望?能够改变你生活中的什么事情?
第二就是做读书笔记。
比看书更重要的是做笔记,因为看了,不做笔记的话,过段时间基本上就忘得差不多了,跟没看好像也没什么区别。
做读书笔记,老爸不建议照抄书中的内容。而是选取书中,你最感兴趣,最能够打动你的那部分,甚至某句话发表你自己的感想。
就好比你去吃自助餐,你肯定是先吃自己最想吃的,然后其它想吃的每样吃点。而不是相反,否则,到最后,可能你最想吃的东西还没有吃,就已经饱了。
不要奢望只看一遍,就能把书中所有有用的东西都记住,那是不可能的。
就好比猴子摘玉米,最后什么都没得到。
最重要的是,以后你可以通过读书笔记。找到你想要找的东西,而那些东西是你没有记录在笔记中的,但是你知道是在哪本书上看过的。
人的大脑能够记住的东西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读书笔记就是一个线索,通过这个线索,你能够找到没有保存在你大脑中的知识。
第三,要把读书笔记经常拿出来翻看。
其实人的大脑是最健忘的。
否则痛苦的人天天都要哭死,开心的人天天都要笑死。
还是那句话,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至圣先贤孔子说的话,真的没错。
最后就是看书一百遍都比不上你对照书上说的做一遍。或者说模仿一遍。
还拿老爸来举例子:
老爸喜欢唐诗宋词,你是知道的,唐诗宋词老爸也背过一两遍了。
但从去年开始,老爸每看一篇唐诗宋词,就对照自己的生活经历,如果有相似经历的话,老爸也模仿写一篇。
这样对这首唐诗宋词就永远不会忘记了。并且对这首诗的结构,谋篇布局,措词用字什么的都很清楚了。
还有就是格律啊,平仄啊,押韵啊,对仗啊什么的,都清楚了。
还有就是只有你自己照着做了一遍,你才会更关注这篇文章的结构,多过关注这篇文章写了什么?
就好比建房子,我们外行的话,都是说这个房子建的好不好看,只有建筑师,他才会留意,这套房子是怎么建的,地基怎么打啊?那个柱子应该立在哪里啊?
最后对于读书老爸总结两句话:
切己体察,
事上琢磨。
什么意思?
切己体察就是看书的时候,把自己代入书中情景,或者把自己当做书中的某个人物,想像一下,自己当时会怎么做?当时自己会怎么想?
事上琢磨,就是找一下自己的生活中,有什么事情,跟书中说的一样,自己可不可以用书中的方法,改变自己的生活,或者指导自己的生活。
最后老爸要告诉你,读书真的是一件很享受很享受的事情。老爸绝对不是为了忽悠你,才说这句话的。
儿子,你也看了这么多书了,也已经长大了,希望你经常总结反思自己的读书经验,多读书,读好书,多做读书笔记,然后写起来,用起来。
一起加油!
2018-8-12吉安
网友评论
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