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七月一日是党的生日,也是《苏州日报》创刊75周年。有幸一篇小文《苏报圆了我的写作梦》发表在创刊的特刊上,真是特别有纪念意义。我发了朋友圈,有朋友评论哉入史册了。
全文如下:
苏报圆了我的写作梦
记得第一次去苏州日报社还是十年前。那次我单位搬迁把营业执照弄丢了,我不知道怎样申请领,去工商部门,他们告诉我,要先去报上发布遗失声明。来到十梓街上的苏州日报社,与保安说明来意,他领我到广告业务处,业务员让我填了表格,盖了公章,交了二十元钱。他说:“一个星期后登报,到时去买一份报纸。”
朋友老苏住在报社附近,看办好事情还早,我便拨通了老苏的电话。老苏是我创业后认识的朋友,那时他六十多了,把自己的厂交给儿子管理。他领我到报社隔壁的一家饭店,名叫“聆香”,看来饭店在报社隔壁能享受书香气带来的愉悦感。
席间老苏说:“小徐,你是老高中生,文笔行的,可以写文章投稿的。”我说:“这么多年没看书没写字,不行了。”
我当年喜欢写作,所以考大学选的文科,但连续复读三年也没考上。后来去了家县属企业做了个电焊工。之后很长时间,就把读书写文章的事放在了脑后。
2018年10月份,我参加了当年在渭塘中学复读时全体同学聚会。会上老同学蒋坤元带来了他出版的散文集,我翻开书,文章里的内容仿佛就在眼前。我忽然有了冲动,把自己这么多年不寻常的经历写出来,蒋坤元也鼓励我大胆地写。
我想到自己生大病的事,写了篇《求医记》,写在纸上的,拍了照片发给老同学,他告诉我,要发电子档,又教我下载简书,先在简书里写。在简书里认识了好多老师,他们常投稿给各种报刊。
写了一年后,我问朋友要了一家报社的投稿邮箱,试着投了篇小文,竟发表了。虽没有稿费,我也开心了好多天。2021年6月,当年的文友、南京的王慧骐老师写了我一篇文章《记太湖边的一位友人》发表在《苏州日报》上,让我萌生了投稿给《苏州日报》的念头。
2022年3月我写了篇题目为《最忆曾经养鸭时》的散文,试着投稿给《苏州日报》,一个月后朋友告诉我发表了,我激动不已。后来得知《苏州日报》在搞“强国复兴有我主题征文活动”,我又写了篇《初心如磬 永葆本色》的叙事散文,得到了主编的认可,也刊发了。
想想自己当年没考上大学,当了个电焊工,后来企业转制出来创业做老本行,忙时还要在车间里干活,这么多年忙于打拼,差点把命都丢了。女儿结婚后,女婿来了厂里,做了接班人。如今我重拾笔杆,经过五年多的努力,我先后加入区和市作协,也结交了各地的文友。有时与文友旅游采风,退休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
我想只要有梦想,有勇气,有坚持,每个人都可以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无论身处何种环境,无论面对何种困难,我们都要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