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己的所购买的东西满意吗?或是你对自己的自制力满意吗?还是你现在看文章的同时,还开个网页在还购物?事实上,很多人会在一阵疯狂的购物行为之后,第二天脑袋昏昏沉沉、开始后悔。有时,收到东西之后开始懊悔;或是看到银行户头所剩无几的时候,开始懊悔当初不该冲动购物。还有时候会懊恼当时看到A牌打折就一头热购入,但其实另一个B牌比较适合自己⋯⋯你有碰过这样的状况吗?如果有的话,我要说这其实是个挺常见的情绪现象,叫做“买家懊悔”
以下几种状况很容易造成买家懊悔情绪:第一,你当时是在两个难分上下的东西之间徘徊犹豫。第二,你买了一个东西,是超出你平常的消费预算,所以有一些超支,甚至需要刷信用卡预支款项。第三,在外在氛围促发之下,你很临时且冲动地买单。第四,这笔消费很长期且价位高,比如:买车、买房,你得跟它相处很久的东西。
以上这四种状况都特别容易使人陷入买家懊悔的情绪。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理解,这个情绪背后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一种叫做“趋近动力”,它会让我们想要主动拥有某样东西、或接近某个人。简单来说,是因为我们喜欢,所以我们会趋近、想要拥有它的一种动力。另一种是:“回避动力”。也就是说,当我们做一个选择或决定时,是为了要避免不好的事情。举例来说,我们选择吃药不是因为药好吃,而是为了我们想要避免生病的不舒服。
每当周年庆或商家大促的时候,我们比平时更容易冲动购物,是因为心中的趋近动力被“限时特惠”、“限量优惠”⋯⋯等等标语激发出来。而这时候的趋近动力会远远大于回避动力。但是当一头热过后,我们回到现实面,这时候回避动力又会平衡回来。当发现自己这个月八成又要束紧腰带、吃泡面度日的时候,我们考虑事情的角度就不同了!这时就能用比较冷静、理智、批判的眼光来看待我们所购买的东西。如果这些东西太昂贵、超出原订预算,或者品质不如预期,那种苦闷心情就可想而知了。
面对这种一头热地冲动购物,我们能怎么办呢?
给大家两个建议:首先,先设好一个预算,设定预算也包括拟好一个明确的购物清单。
假如你在大促前先想好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并研究好哪个型号适合自己,接着,就只需等这个东西特价时入手。如此一来,你八成不会出什么错,而且因为先前设定的预算,你也不容易花超过预期的钱,这样就比较能避免买家懊悔的情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