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春天,我的一个高中同学死了。
消息真实可靠,悲剧已经发生。
她是在广州某厂打工时因工伤亡的。死的时候,只有20岁。
据说出事以后,公司高层推卸责任,迟迟不肯处理,家属悲痛万分。
为讨回公道,她的姐姐在天涯论坛发帖:“花季少女命丧黄泉,草菅人命捷普厂!”希望能以此引起舆论关注。
然而这么久过去了,这件事没有激起一丝波浪。高中同学群里面也只是仅仅讨论了一个下午,大家借此感慨一下世事无常,命运难测。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
鲁迅先生的这段话,今天看来,依旧掷地有声。
当然我也相信,我的高中同学们并不是无情无义之流。只是这样的事情太多,他们没有办法去改变什么,我也一样。
我一直认为,人在年轻的时候,其实没有多少资格去谈论人生、死亡这些词汇。因为有句话说:“没有在深夜痛哭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这句话原本出自于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后来被很多文艺青年引用并奉为人生格言。
但人生就摆在那里,死亡就近在眼前,它们真实地存在着。
在看到他人的悲剧,听到他人的噩耗时,我又总会想起,1999年1月1日,《南方周末》总编江艺平的新年贺词:《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其中有一句话这样说:
“没有什么可以把人轻易打动,除了真实。”
18年过去,依然有无辜者在死去,有罪恶者在逃脱,有弱者在蒙冤,有强者在压迫。
在中国有无数的身躯,佝偻在另一些身躯的面前。
在中国有无数的生命,匍匐在另一些生命的脚下。
那些卑微又渺小的生命,他们被无情压迫,被肆意践踏。
他们没有金钱地位,没有显赫背景,甚至没有基本尊严。
“没有什么可以把人轻易打动,除了真实。”
而这些,都是真实。
但这些事情,不能多说,毕竟我也不是英雄。叛逆者下场我们都看到了。
只能依靠些许文字,寥寥数语,以此来慰藉,某些含冤的灵魂罢了。
不管怎样,逝者已逝,但愿无力者有力,但愿悲观者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