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子夜》读后感4

《子夜》读后感4

作者: 牧子礼 | 来源:发表于2022-02-08 03:50 被阅读0次

《子夜》是一部现代长篇小说,以1930年5、6月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上海为背景反映社会当时的现状,人物则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为中心,塑造了多种人物形象,描写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和斗争。

为什么叫子夜?“子夜”,原指深夜11时至凌晨1时,这里暗指黎明前的黑暗,意味着光明很快将要到来。

小说篇幅比较多的是吴荪甫、赵伯韬、杜竹斋三个资本家之间的利益斗争,再穿插一些年轻人的活动和思想,预示着社会新思想的孕育和发展。

小说的主人公吴荪莆是一个从外国留学归来的最新思想者,非常想振兴中国实业,有着很强的事业心,想发展中国企业,带领中国企业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虽然他有发展企业的国外先进思想,也有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还有企业发展道路的雄途谋略,

一心一意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在这个过程中也也取得不错的发展。

但是他手段也比较心狠手辣,有时候颇有为达目的不惜一切的决断,残酷地压迫剥削工农群众,镇压工农群众运动,分化和破坏工人罢工,只是为了企业的发展而不顾工人的需求是否得到合理满足。

同时,社会当时的政治格局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国民党军阀发动内战,农村凋敝破产,他的雄心壮志也颇受打击,企业扩张也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加上在公债市场遭到敌手美帝国主义的掮客、买办资本家赵伯韬的打击,终于惨败,宣告破产。

一开始的雄心勃勃,他自信甚至自负,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一定可以达成一番事业。但是到最后,他孤注一掷,他赌气,他有点失去了平时的理性,只为与赵伯韬一决胜败,结果失败破产。

表面上看,是个人之间的斗争结局,实际上是个人所代表的背后阶层的斗争,也暗示了社会阶层和社会思想的斗争结果。

相关文章

  • 《子夜》读后感4

    《子夜》是一部现代长篇小说,以1930年5、6月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上海为背景反映社会当时的现状,人物则以民族资...

  • 《子夜》读后感

    一个人物的命运,总是与时代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这是我读了茅盾先生的长篇小说《子夜》后最深刻的感受。 上世纪3...

  • 子夜丽人(4)

    子夜丽人(4)第四章 文/秋云亦然 第二天我一早来到出版社,从编辑部主任老李这里拿了几本书稿,他要求我看了书稿再设...

  • 读《子夜》读后感

    时常在想我们没有权利去选择一个时代,却又权利去选择一种人生。生活在二十世纪机械工业时代的吴荪甫对于生活在这...

  • 32周的孕妈妈变成了夜猫子

    夜猫子夜猫子夜猫子夜猫子夜猫子夜猫子夜猫子夜猫子夜猫子夜猫子夜猫子夜猫子夜猫子夜猫子夜猫子夜猫子夜猫子夜猫子夜猫子...

  • 子夜子夜

    轻捻红纸,在唇上印下。梳平杂发,拢着凤冠,扣在发髻上。推开小轩窗,她瞥见了远处红成一团的迎亲队伍。 她的目光始...

  • 矛盾小说《子夜》读后感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战乱不断,民生凋敝。 可是在上海,还是一番物欲横流,纸醉金迷的光景。 吴荪甫将吴老太爷从乡...

  • 曙光乍现前的昏暗时期

    “天亮之前有一个时候是非常暗的,星也没有,月亮也没有。” ---《子夜》读后感 这是一本没有序的书,开篇即是正文,...

  • 《子夜》读书笔记4

    但他这重视党证的心理和曾沧海就有点不同;他知道有了这东西,便可以常常向老头子逼出大把的钱来放开手面花用。 曾沧海因...

  • 随感

    仲春子夜不胜寒, 清风袭身体逾孱。 难了炎凉繁琐事, 醒坐冰室夜过半。 2005年4月4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子夜》读后感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zavk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