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物的命运,总是与时代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这是我读了茅盾先生的长篇小说《子夜》后最深刻的感受。
上世纪30年代,军阀混战,民生凋敝。然而,在十里洋场上海,依然是一派歌舞升平,纸醉金迷。但繁华的表面,终将遮掩不住内里的千疮百孔。就是驰骋商场、春风得意的实干家们,最后也难以逃脱人生的厄运。
这其中,以吴荪甫为代表的民族工业实业家们,便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
在吴荪甫身上,很明显的能看到人物性格的多样性。
他曾留学欧美,拥有敏锐的经济头脑及超强的行动能力。最值得肯定的是,他拥有一颗大力发展民族企业的爱国心。
在办企业面临种种困境时,他也曾有过犹豫和迷惘。但他还是给自己坚定信心:“不!我还是要干下去的!中国民族工业就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项了!丝业关系中国民族的前途尤大!——只要国家像个国家,政府像个政府,中国工业一定有希望的!”
拳拳爱国情怀,让人不由得为之感动。
曾经,雄厚的资本以及过人的胆魄,让他对自己的计划充满了信心。他和两个合伙人一起开办了益中信托公司,以低价吞并了八个濒临破产的小厂,希望凭自己的努力,让它们重新步入正轨。
他痛恨外来的帝国主义及其豢养的买办资本家。他希望打造一个工业王国,将本民族生产的日化用品,如肥皂、阳伞、灯泡等等,推销到中国的每一个角落。
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就是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他遭受了来自四面八方的重创。
首先,是他苦心经营的、赖以生存的大后方——双桥镇的产业在农民的暴动中遭到了重创,打破了他的“双桥王国”的梦想,也给资金的流通带来了困难。
作为商人,他人性中的恶的一面也逐渐凸显。为了挤垮同行朱吟秋,他不惜使手段给人家下套,最终夺得了他的厂。
为了获得更大的收益,他们又投资证券交易。而这些,都需要强有力的资金作为支撑。当投资亏空后,为了弥补损失,无奈的他又想出裁员,缩减工人工资,延长工作时间等措施。
这些,势必导致工人的利益受到极大的损害。于是,他的丝厂,工人们出现了罢工风潮。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他将自己推到了工人们的对立面,整天忙着镇压工人,焦头烂额。
而最大的打击,则是来自买办资本家赵伯韬的。他早就觊觎吴荪甫的益中公司,意图吞并。在以投资参股为理由而被拒后,赵在证券市场使出手段极力倾轧,让做空的吴荪甫资产大幅缩水。无奈,赌红了眼的吴荪甫决定孤注一掷,他以房子作抵押再次出击,自然又是血本无归,注定是倾家荡产。
其实,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吴荪甫们”的遭遇并非偶然,最终的结局早已经让人预料到。
在当时的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依然是社会的性质。要想靠实业救国,走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是行不通的。好在,这已经是子夜时分了。
“天亮之前有一个时间是非常暗的,星也没有,月亮也没有。”度过了这段黎明前最难捱的黑夜,相信,天就要亮起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