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战友的评价:
战友的文章《007不出局作业统计工具设计方案V1.0》
作为一篇技术说明文,如何把复杂的技术贴写的浅显、让人容易操作是关键。
从写作格式上说,技术文有其固定要求。
具体要求如下:
1.口语化表达
2.各框架独立且不重复
3.列好分步步骤,用阿拉伯数字1、2、3加粗标出(每次操作最好不要超过3步)
4.说明方法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这两部分要分别在开头和结尾列出,最好用「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字眼引起注意)
5.截图只保留重点部分,聚焦视线,同时确保截图风格、颜色一致
6.整体篇幅不易过长,500字左右,少字多图
从标准看,战友这篇文章:
1.篇幅略长,让人在心理上觉得很难,产生畏难情绪
2.截图部分干扰信息有些多,让人很难抓住重点
3.没有用1、2、3加粗标出,让人很难看到具体分了几步
4.后面函数说明部分略复杂,不够简洁明了
5.没有标出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建议战友在可读性方面再梳理一下。
另外,战友的文章我看的比较多,整体感觉是:骨多肉少,优势是骨感,劣势同样也是骨感。
通俗点来说,就是看完文章很想把你贡上神台。
这样的文章和真知很近,和读者很远。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大牛不是自己懂很多,而是能用通俗的语言把一个难懂的概念讲清楚。
连岳就很精通于此,战友可以参考连岳说理的方法。
最后,想说一下战友的写作定位,和战友沟通后,了解到战友专注于区块链领域,但公众号和简书内容相对较多:有区块链、007、思维提升、学习笔记等,文章比较分散,建议统一在一个平台输出。
战友的文章《一字之差的“定金”与“订金”》
非律师专业,看这篇文章有点难懂。
从写作角度说说吧。
不知战友在动笔前是否有考虑过这篇文章是为谁而写,给专业人士看和给小白看的文章在写作方法上有很大不同。前者重在明晰概念,讲清楚问题;后者在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小白明白。为了写明白,需要联系现实多举例。还有,对于出现的概念,也需要再次解释。
期待更多精彩文章!
战友对我的评价:
战友你好,很高兴点评你的文章
【文章题目】《长大后才知道的人生真相:敢泼你冷水的人,才是你的贵人》
【文章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KBWc1Tp7Oh0Dyj5NkMSK8A
【文章点评】
看文章标题,这一篇鸡汤,不过营养含量还不错。有自己的故事,有成长的方法论。
作为一个理科生,我提取到的一般性规律是控制论中的负反馈机制。批评,泼冷水都是一种外部的负反馈机制,而负反馈是系统增强的一个必要条件,不然系统会走向耗散。
对于很多人来说,第一操作系统是情绪系统,并不是理性系统,批评首先调动的是情绪抵抗,而不是去心平气和的听取别人的意见。
很多人接受批评时往往是被动的,没有心理准备,所以也可以多练习一下,比如主动请求别人批评。时不时的自黑一下,这样可以锻炼一下自己的心理素质。
从批评者来说,批评也是有技巧的,如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戴愫老师分享过一个技巧,打造语言的温度,要传递坏消息时,构建一个三明治。
坏消息就是臭肉,直接递出去很难被接受。我们如果烤两块香喷喷的面包,把臭肉包起来,让香味盖过了一些臭味,再递出去,更容易被接受。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古人讲,夏虫不可以语冰。面对不同的人,其实同样的事实,讲法也大不相同。
批评很难为人所接受的一个原因是,其实大部分人都心理能量不足以消化这个冰块。
而鸡汤为人喜闻乐见的原因之一就是增强了很多人的心理能量。
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大抵如是。
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瞽。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诗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谓也。《荀子》
【我的文章链接】《007不出局作业统计工具设计方案V1.0》https://mp.weixin.qq.com/s/uT6__o_MQMWQ9RTP0TPWKA
39/100
这是第三个百天计划,这是日更的第39天,接下来,会有哪些惊喜发生呢?一起来期待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