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1~1.5小时的家长会,结果开了将近两小时,又超时了!超在哪里了?家长培训专题说多了!不是我多能说,我只是想通过具体的分享,让家长在陪伴、教育孩子的同时,和孩子一起成长!在带班的过程中,从孩子身上,我发现了一些家庭教育的问题;这两年在“师傅”的引导、帮助下,也接触、了解了一些家庭教育的理论、案例,我在自己学习的同时,也想带动家长一起学习!因为孩子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她们也是一个个动态成长中的独立个体,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方法、思维去看待、教育她们,我们只有在不断学习中,根据孩子的成长情况,及时调整教育方法,才能跟上孩子的成长,引导、教育他们更好、更健康的成长!
每次家长会,安全、卫生保健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但我都把它们放在次要位置,不是我不重视,而是一日生活中一直在抓,时常都在提醒,我相信家长在这方面都有经验而且很重视自己孩子的安全教育和卫生保健事宜的!
我把重点放在了家教专题培训上,而且是首讲内容!孩子的成长,不单单是学校的事情,更需要家长的配合,某种程度上来说,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还重要!一个班三十几个孩子,接受的是同样的学校教育,一样的老师,同样的学习内容,为什么孩子们的能力、习惯参差不齐?除了个体差异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呢?答案不言而喻!
就像班里的一个小朋友,新生报名的第一天,作为老师我热情的跟孩子打招呼:“你好,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呢?”面对我的笑脸,小家伙没吭声,隔着口罩笑着朝我‘啐’了一口!牵着孩子手的妈妈笑着轻轻把孩子拉了一下!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小家伙时不时就在桌子上、地上、楼道的柜子上吐口水。每每这时候,当老师告诉他:这样不好,不可以这样做的时候,小家伙越吐!
一天下午,我留下孩子的妈妈跟她单独交流、沟通孩子的这种现象。中间正交流着,被妈妈抱在怀里的小家伙突然朝我吐口水,而且连吐三次,我只能说幸亏自己反应快,及时后退,才没被孩子把口水吐我脸上、身上!而此时的妈妈只是笑着看了看怀里的孩子……
一天放学前,我请孩子们自己来选奖励贴,但有一个要求:要告诉老师自己喜欢的颜色,用一句话说完整!好多孩子有序来到老师跟前,用小手指着自己喜欢的颜色说:老师,我喜欢X色的笑脸!我便取下贴在孩子的额头。轮到这个小朋友时,他只用手指指了橘色,没说话!我笑着引导他说话:老师,我喜欢橘色!正当我微笑着跟他说话时,小家伙就笑着朝我吐口水,让我躲闪不及……当天下午,我跟孩子爸爸交流了这事,一起引导教育孩子改掉这个不好的习惯!
到现在,前后跟家长沟通过三次,小家伙还是会时不时吐口水,或在桌面上,柜面上,或者吐人!这次新学期家长会,说是迟来一会的孩子爸爸,我也终究是没见到人!这次的家教培训专题是“用心陪伴,助力成长”,主要围绕“如何高质量陪伴孩子”和“陪伴中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平时,我看到一些好的家教文章、育儿方法也会及时转发到班级群,与家长分享!
只有老师和家长都不断学习、接收新理论、新方法,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在这种家校合力下,才算给了孩子好的教育!
爱学习、善于学习的家长,我从孩子身上就看到了她们的影子!都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希望我们的家长能成为学习型家长,在学习中,陪伴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不知不觉中,就到了该起床的时间,此时思路有些乱,止笔于此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