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进行到春秋和战国之间时,出现了这样一个章节,专门讲孔子这位先贤。书中介绍的还是比较简单的,所以今天的笔记也会比较简单。
孔子出生在公元前551年,春秋时期的山东曲阜,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山东曲阜也因此成为了“朝圣之地”,甚至不少学子或者其家长都会去那里朝拜。
孔子的先祖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的宋湣公,宋是商朝末代君王纣的庶兄微子启的封国。虽然有显赫的身世背景,孔子的一生却是在颠沛和清贫中度过的。
孔子三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叔梁纥去世了,孔子跟随母亲搬到曲阜居住。在讲究血统身份、嫡庶之别的春秋时代,失去了依仗的孤儿寡母的境遇可想而知。
书中主要从这么5个角度来讲孔子的经历。
- “吾少也贱,多能鄙事”。
这是说孔子自己年轻的时候生活贫贱,干过那些被贵族们瞧不起的、只有平民百姓才干的粗重的活,所以才掌握了许多这方面的技能。 - 仁与礼的坚守与变通。
- 孔子十五岁起,就立志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当时贵族子弟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里面,孔子最重视、最精通的是礼。
- 孔子的祖国鲁国是春秋时期保存周礼最多的诸侯国。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孔子得以遍览鲁国所藏周礼。孔子还到东周,向当时的周守藏史老子问礼,所以也有说法称老子也算是孔子的老师了。
- “仁”的本意其实就是修身,就是修己,就是反省自身。人只有反省自身才能自觉地按照该做的去做。所以孔子有一句话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他说仁爱的“仁”就是我们做人的“人”,我们作为一个人就应当有爱心。有爱心的表现就是亲亲,亲亲就是孝亲。
- 难以实现的“天下大同”。
- 周游列国——长达十四年的宦游生涯。
- 在当时的很多人眼中,远去的西周王朝是一个和平、繁盛、秩序井然,没有纷争的美好时代。孔子更是如此。身为殷人的后裔,孔子更推崇西周。他认为周公所创设的等级分明的礼仪社会,是大道隐没后最理想的国家形式。周公是他一生的榜样。孔子同时相信,只要给他施展抱负的机会,他就可以重建西周那样的理想社会。
- 公元前497年,在鲁国不能得志的孔子,怀揣重建一个东周的抱负,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宦游生涯。
- 这期间,他到过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和楚国。一路颠沛流离,备尝艰辛。他在匡邑被围困,在蒲邑被拘禁,得罪了宋国的权臣,仓皇离开宋国,困饿于陈、蔡之间。在郑国,他和弟子们走散,一个人仓皇地东张西望,被看到的郑人形容为“丧家之犬”。他短暂地出仕于卫、陈两国,都没有得到重用。
- 在一般人颐养天年的年纪,孔子仍然为着自己的理想奔波着。他以复兴周之“文”为己任,自称“东西南北之人”,周行列国,寻找自己的用武之地。但是天下之大,一路颠簸,他却找不到可以让他施展身手的弹丸之地。他试图推行的重振君主权威、爱义忘利、施政惠民、轻徭薄赋的理论,实在引不起掌有实权、忙于争权夺利的卿大夫们的兴趣。
- 杏坛执教——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教育为职业,使学术民众化的人。
- 公元前484年,漂流在外十四年后,六十八岁的孔子重新回到了鲁国。政治上的失意,老年的来临,使他断绝了仕进的想法。从此,他专注于教育活动。
- 作为中国历史上兴办私学的第一人,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教育为职业、使学术民众化的人,他的学术活动开启了战国讲学游说和“学而优则仕”的风气之先。像孔门弟子那样,许多士人学习专门的政治知识,以此进身国家政治,这也成为一种社会风气。破落贵族组成的“士”阶层,和由仕进而为“士”的平民之士阶层,融合在一起,最终成为战国时期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
- 孔子的弟子们也都讲学收徒,到战国时期,儒家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最为兴盛的学派之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