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人作诗,是古代诗坛一大特色。自魏晋至六朝,佛门高僧多有能吟诗者,至唐宋时期吟诗作赋的僧侣更是层出不穷。如唐代的王梵志、寒山、皎然、贾岛、齐己、贯休等,宋代的志南、仲殊、清顺、道潜等。
黄檗(bò),别名黄櫱、黄檗希运,号称黄櫱禅师,是唐代著名的得道高僧,擅诗擅文,门下弟子众多。
唐武宗会昌年间,朝臣裴休在洪州钟陵县两次记录黄櫱禅师的语录,收在《钟陵绿》中,后整编进《传心法要》广为流传。
黄檗禅师有一首广为人知的经典古诗。诗人借此诗偈,表达对坚志修行得成果的决心,说出了人对待一切困难所应采取的正确态度。
《上堂开示颂》
黄檗禅师 〔唐代〕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这首诗的大意是:
想要摆脱世俗中的凡心尘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拉紧绳子、俯下身子在事业上卖力气;
如果不经历凛冬的刺骨严寒,梅花怎么会有扑鼻的芳香。
这首诗全诗写人,以梅花为喻,吟咏之间,蕴含超拔脱俗之意,在迥远的意象中,寄寓着深刻的理趣。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尘劳,意谓尘世劳碌,是凡俗生活的一种代称。尘世辛劳,宦海沉浮,自然牵系不断,它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勾挂着一个人。唯其如此,这才形成了无数的平庸,同样也造成了无数次的砥砺。一旦能挣脱凡俗之网,经得住风雨砥砺,那么必然会产生一种俯视人生的浩然宏阔之气。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两句诗人借梅花傲雪迎霜、凌寒独放的性格,勉励人克服困难、立志成就事业的格言诗。
梅花开放在隆冬腊月和料峭春寒之间,在一派冷酷肃杀的世界中,她一枝独秀,是骄傲而又温暖的使者,不仅给世界增添了生机,而且也展示着人生的希望,预报着明媚灿烂的春天。
梅花之所以受到人们的珍爱,就在于她能冲破寒冬,在百花尚且默默之时,呈现出自己的美,充实着人们冷寂空旷的心灵。这是她的奇绝之处。
而就梅花本身来讲,倘若不是她那傲霜斗雪的本性,能够抵御寒流的侵袭,显示出自己独特的魅力,从而愈发添加了袭人的香气,倘若她只是像春天里无数竞相争艳的奇葩秀枝,那么她也不会显出自己不同于百花的个性。而这正是物性与人性的相契一致。
这首诗诗人用梅花顶风冒雪开放、发出芳香,比喻经过艰苦摸索、禅机顿悟的境地,从而表达了诗人劝诫世人为人做事应有梅花这般品性的思想。
这首诗既有理,又不失其情。笔墨流洒之间,可以深深感受到作者情感的欢悦和趣味的脱俗。尤其是后两句情理毕至,耐人寻味,启人心智。这也是这两句诗极为有名,屡屡被人引用,从禅宗诗偈成为世俗名言的主要原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