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纪 汉桓帝 公元164年
前言:这是先打后拉的经典套路,在管理中使用屡屡见效,就是因为符合人性的规律。一件东西轻而易举的得到,人不会去珍惜。但是通过加大困难,或者让去失去再去争取,反而会更加珍惜。
直接上内容,材料来自通鉴。
荆州刺史度尚招募蛮人和夷人士卒,讨伐艾县的盗贼,将其大破,投降的有数万人之多。在桂阳郡作乱已久的贼帅卜阳、潘鸿等逃入深山,度尚率军穷追不舍,深入数百里,攻破三座屯堡,抢获到不少珍珠财宝。
卜阳、潘鸿的党徒势力还很强盛。度尚准备继续进击,可是,他的部队既骄傲而又富有,没有斗志。度尚深知,如果缓兵不继续前进,则不能对盗贼发动攻击;如果强迫部队继续前进,一定会发生士卒逃亡。于是宣称:“卜阳、潘鸿,已经作了十年盗贼,无论是进攻或防守,都很擅长。而今,我们的军队寡不敌众,不能轻率前进,必须等到各郡征发的援军全部赶到,才能合力进行攻讨。”并且发布命令,准许军中将士们自由打猎。
士兵听到命令后,非常喜悦,上自将领,下到小兵,几乎全体都出营打猎取乐。于是度尚秘密派遣自己的心腹亲信,暗中纵火焚毁军营,抢获来的珍珠财宝也全都被烧尽。出营打猎的将士们回来,见此情景,无不哭泣流泪。
度尚一方面安慰他们,另一方面,又深深责备自己对火灾疏于防备,然后,激励大家说:“卜阳等积蓄的金银财宝,足够我们用几辈子,只怕你们不肯尽力。所焚烧的那点东西,何必放在心上?”
全体将士都发愤踊跃,请求出击。度尚下令喂饱战马,让将士们早晨未起在寝席上进食,于拂晓前直接攻打盗贼的屯堡。卜阳、潘鸿等自以为山寨坚固,没有戒备。军吏和士兵们乘着锐气,将卜阳、潘鸿等盗贼一举剿灭。度尚出兵三年,将盗贼全部平定,被封为右乡侯。
解析:这就是著名的“度尚烧珍宝”。我们从度尚前期的分析,中间的布局,后期的动作,权谋套路无处不在,正是因为套路得当,才能取得封侯的佳绩。
一、前期分析。
度尚从敌我力量的分析,部队状态分析,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因为前期攻破的三座城池,士兵抢了不少财宝,如果贸然出击,不但效果不好,反而会造成士卒带着财宝逃亡。所以,根据正确的态势进行分析,是使用套路方法的基础。
二、中间布局。
财宝是好东西,但是这个时候士兵有了财宝,就会贪图享乐,心无斗志。只有火烧军营,才能激发士兵的斗志,丢掉对财宝的依赖心理。让其失去所有,在给其新的希望,这就是管理中的精髓。从度尚的动作来看,此人善于把控人心,会做思想工作。一方面安慰士兵,稳定情绪。另一方面自责,让士兵不好发火。最后运用敌方财宝无数,激励引导大家的情绪到敌人的身上,完整顺利的转移矛盾,激发士兵斗志。
三、后期的动作。
前面的工作铺垫完成,后期突然袭击。这中间需要战前动员,物质调配,时间安排,这一系列动作,需要丰富的军事经验才能完美布局。
读完这篇材料,如果度尚不使用烧掉珍宝这样的方法,如何使拥有钱财珠宝的士兵奋勇杀敌?如何激起对贼寇的敌意?
从古至今,科技在发展,人类在进步,唯一没变的,只有人性。认识人性,学习人性,利用人性,是我们一生的课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