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简友广场历史有意思
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把人管理好,必须定规矩 |《资治通鉴》日读

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把人管理好,必须定规矩 |《资治通鉴》日读

作者: 稽圣 | 来源:发表于2020-02-18 22:28 被阅读0次

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把人管理好,必须定规矩 |《资治通鉴》日读

【专栏介绍】

与你一起,每天阅读《资治通鉴》,欢迎关注。

这是第 131 篇。

【发生时间】

公元前二零一年

【相关人物】

刘邦

【故事大概】

经过了秦末混战,楚汉之争,已经民不聊生,经济大幅度衰退,农业荒芜,无人耕种。如果再不恢复生产,再不安定百姓,天下又将大乱。刘邦称帝之后,为了让国内迅速恢复生产,于是便下令废除了秦朝时期的严苛法律,只保留了一些必要的法律,减少人民的束缚。

但是,无规矩不成方圆,束缚减少了,规矩减少了,越界的事情就会发生,特别是对于这群功臣来说。每次金銮宝殿上举行宴会,每个人都是喝得醉醺醺的。人一旦喝酒,就容易做错事,也把所有的君臣礼义抛诸脑后。这群人,互相争功,大喊大叫,甚至有的人拔出剑来,对着柱子随意乱砍。这一幕,仿佛鸿门宴上项庄舞剑的情形。如果有的人,假装喝醉酒,行刺刘邦,也不是不可能。看到这群人变成这样子,刘邦感觉到非常讨厌。但是这群人是武夫,又是开国大臣,他们有资格享受,刘邦也无法强制制止。

叔孙通看出了刘邦的心思,于是建议刘邦,任用儒家学者,利用儒家礼义来规范他们。刘邦是很讨厌儒家学者的,以前打仗的时候,看到儒家的学者,就把他们的帽子拿下来,往里面撒尿。叔孙通主张遵循三皇五帝期间的教化,再参考秦朝礼乐,进行融合,探索出一条具有汉朝特色礼乐制度。刘邦同意了,叔孙通便来到鲁国,征集大约三十来号人的儒家学者,共同制定出了一套新的汉朝特色礼乐制度。

刘邦查看之后,也自己试了一下,觉得还好,便吩咐执行下去。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二零零年,长乐宫建成,大臣们都争相过来庆贺。这一次,可不像之前那么混乱了,而是按照功劳大小依次排序,武官拿着武器守卫国君,国君坐着大车高高在上,每个人都意识到,一切都不一样了。刘邦进宫之后,每个人还要依照功劳大小向刘邦敬酒。礼乐制度,就是一套规矩,跟学校规定学生,遇到老师要说老师好一样,是需要经过锻炼的。但是,有的学生就是不听话,每次见到老师都不问好,有些学生还会嘲笑老师,这个时候就要批评了。

于是,这样的制度施行了九次之后,御史大夫就开始点名批评那些做得不好的人了,把他们赶了出去。其他人看到这些情况之后,也都开始慌了,无规矩不成方圆,现在大家也都按照这样的规矩去做了,每次上朝都不敢胡作非为了。

【推古验今】

刘邦以前是非常讨厌儒家这一套礼教制度的,认为他们繁琐,呆板,对人来说没有什么好处。称帝之后,迫于形势,也急于管教手下这群大臣,开始逐渐恢复礼教制度。就像我们所说的,学校有学校的规矩,家庭有家庭的规矩,国家当然也有国家的规矩。繁琐的礼教自然会造成僵化,但是基本的规矩总是必须的。

例如,学校会规定每个学生见到老师的时候,都要敬礼,手要离头部十公分,还要面带微笑,向老师问好,接着还要向老师鞠躬,老师走了自己才能走,老师走了之后还要目送老师。这样的制度,就是繁琐且僵化的,而且效果也不如简简单单地向老师问好。但是如果每个学生见到老师都不问好,就会使得学生渐渐忽视老师的重要性,从心里看不起老师,不尊重老师。

有些领域的公司,会规定员工必须要穿工服,佩戴领带,穿上皮鞋,以此来提振整个公司的精神面貌,同时也是为了表示公司对员工的管教。

周朝后期,天子大臣坐什么车,穿什么衣服,佩戴什么物品,都是有规范的,每个人都不能够越界,孔子非常推崇周朝时期的礼乐制度。孔子最喜爱的弟子颜回死了之后,颜回的老父亲向孔子借点钱,想要葬了颜回。孔子没有同意,为什么呢?因为孔子也没有钱,要想拿钱出来,就得把自己的车卖掉。而作为一个大夫,如果没有车就不成体统,损害了礼教,所以孔子没有同意。

繁琐的礼教固然需要精简,但是没有了规矩也是不行的。如上文所说的,没有了规矩,没有了束缚,大家想干嘛就干嘛,甚至还可以在宴会上舞剑。这种形势如果发展下去,每个人都可以借着喝酒肆意妄为,刘邦的威严何在?刘邦又如何管教手下这群人?

《投名状》中,庞青云立下规矩,不准军队抢劫百姓,奸杀妇女,还杀了几个犯事的士兵。二虎十分着急对他说:“进城抢三天,以前都是这么做的啊。”庞青云没有同意,如果没有这样的规矩,就得不到百姓的支持,得不到百姓的支持,他庞青云还怎么走得更远?

人,生活在天地之间,自然受到天地规律的支配。以前,大家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顺应自然规律。突然间有个人,喜欢在夜里面干活,叮咚郎当地吵到了别人,于是大家便立下规矩,要求这个人不准在夜间影响他人。随着人数越来越多了,就需要选出一个有才能的人,来带领大家。这个人就观测天文,仰观地理,总结归纳出一套适合农业种植的历法,指导大家种地,大家也就按照这样的规矩去耕种,并获得了收获,养育了更多的人。有了农业的,接着有了政治,经济,军事,这样发展下去,就变成了周朝时期繁杂的礼教制度,形成了天子权威。

没有规矩,早晚崩盘。繁琐的规矩,也会崩盘。这一点,毛看得非常清楚。他是一个通读历史的人,曾经把《资治通鉴》给翻了十七次,他当然懂得,功臣不加以约束,就会变成李自成。所以,进入北京之前,他便叮嘱大家,一定不能够做李自成,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记在心里。我们这群人,辛辛苦苦打下来江山,不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得更好吗?如果不是为了老百姓,我们又何必来打江山呢?既然是为了老百姓,为什么各种各样的腐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又出现了呢?后来,这群人还是变了。于是,各种清,各种反开始了,他担心,如果他不在了,没有人管得住他们了,老百姓就又得受苦了。

【触类旁通】

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的人,很难有大成就 | 《六韬》管理之道

【欢迎关注】

历史使人明智,经典使人通达。

领略历史魅力,感悟先贤智慧。

欢迎搜索:稽圣

进行关注,欢迎转发、在看、收藏。

相关文章

  • 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把人管理好,必须定规矩 |《资治通鉴》日读

    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把人管理好,必须定规矩 |《资治通鉴》日读 【专栏介绍】 与你一起,每天阅读《资治通鉴》,欢迎...

  • 治班法宝――先定规矩

    小到管班,大到治国,规矩必须先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依规矩画不出方圆。有些规矩是白纸黑字,那是制度;有些...

  • 守矩

    要想把事做成功, 应有规矩做保证, 无规矩不成方圆。 教育孩子守规矩, 守规矩的有出息。 人不以规矩则废, 家不以...

  • 如何培养孩子的规则感

    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孩子要获得安全感,必须遵守规矩。而规矩的执行,需要和善而坚定。

  • 7.废旧立新

    无规矩不成方圆,腐朽的规矩也当被废除。其实没有规矩,也是一种规矩,无招胜有招,招招新颖。 废除规矩,就像建立规矩一...

  • 立规矩讲规矩才是真的爱

    班级管理要立规矩和讲规矩,否则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先是立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立规矩就...

  • 什么是规则?

    俗话说,没有规则,不成方圆。你们想想规则是谁制定的?问1万个人有有1万种答案。规矩是领导定的,规矩是公司定的,规矩...

  • 读郭德纲规矩论

    无规矩不成方圆。 读郭老师规矩论有感 细数家里零碎的小规矩, 各家有各家的规矩, 以下大多都为愚笨的自己独身领悟,...

  • 都不能纵容

    我们无论对孩子也好,还是对待自己,都必须要有一定的要求和规矩,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才能促进进步和成长...

  • 从《欢乐颂》看职场规矩

    任何地方都将就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是一种约束,约束人在一定的底线里工作生活。职场也有职场的规矩,明面的,暗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把人管理好,必须定规矩 |《资治通鉴》日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ean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