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作者: 琬如雨林 | 来源:发表于2018-08-11 19:05 被阅读90次

《如何阅读一本书》

  很多时候序言部分是我们最容易忽略看的,但是序言恰恰也是最重要的,还原原书创作的时间,背景是我们首要做的,充分了解背景,了解作者写书的意图,为什么而写书?大致了解一下,对接下来与作者达成共识有很大帮助。

  序言部分作者谈到了三条大背景

第一,美国的教育人士都承认,教导年轻人阅读,以最基本的阅读概念来阅读,成了最重要的教育问题。

第二,许多成人则着迷于速读课程亮丽的保证——增进他们阅读理解与阅读速度的保证。

第三,当时指导阅读的层次仍然逗留在基本水平上。

  作者还引用到1939年,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詹姆斯·墨赛尔教授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了的一篇文章:《学校教育的失败》。这篇文章讲的是虽然在小学之前阅读是被有效地教导过,也学习过,但是一旦过了小学,阅读曲线就跌入死寂水平。

  注意这篇文章写于1939年,那个时候新中国还没成立呢!在历史课本说美国成立的时间是1776年,距离1939年是163年,美国用了这么长的时间地摸索,终于写出阅读经典指导著作,可见,教育是件细水长流的事,相比于咱国家,我发现我们的教育水平很高了,中国的发展速度确实很快,历史课本记载新中国成立的时间是1949年,距今是69年,还不到100年啊,从小学到高中都会设立一门课那就是语文课,老师们也会很认真地教我们如何阅读,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语文老师的教学深度也不一样,这真是中国的希望,好很多了

  我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我们的语文老师都很用心,会手把手教我们如何去看课文,会让我们找文章的主旨,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等,这些都是在这本书中分析阅读部分涉及到的,小学老师其实已经就开始培训我们分析阅读,让我们刻意练习,但是,小学的时候,我看不懂课文,老师让我们买教材配套讲义,买字词句篇,这些工具书中,都有老师上课要讲的内容,每次老师要提问我们,我都会拿出工具书来看,没用过自己的大脑思考,但是工具书让我每次都能回答老师的问题,而且还是对的,就会产生一种虚荣感。那个时候根本就没有思考过工具书到底怎么去用,怎么样才能让工具书成为工具书而不是我变成了回答问题的机器人,帮工具书翻译。希望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这个BUG有所改善。

小学毕业后,我就很好奇初中的语文课和数学课,初中那会第一次拿到课本特别开心,把整本语文书都翻了,最喜欢看书中插图,但是看到文言文好多就有些懵了。我看不懂,怎么下面还有那么多的注释呢?很幸运的是初二初三那年我遇到的语文老师很是幽默,教我们阅读文言文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很多时候老师也会谈谈自己的感悟,这影响了我后来自己阅读的习惯,上初中老师的语文课,很享受,老师的话也很哲理,虽然我忘了具体是什么话了,但那种上课的感觉我始终记得。这个和小学语文老师教的可是有着很大不同。可能我今年回家,我初中的语文老师就退休了,好可惜,但是老师对我的影响是终身的。

  高中的语文,对我影响更加深了,高中要写知行录,我听着很好奇,高一第一次写,语文老师给予我很强的动力,我敢于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老师也很用心的给予我建议,很幸运。高二教我们的语文老师给我印象最深刻了,我们叫他许老师,我记得他给我们上的那堂课叫《雷雨》的时候,许老师让我们表演,许老师也加入其中,然后老师表演的声音让我很震惊,原来阅读不仅是看,还有演绎,还有和声音有很大关系,这是我第一次被触动到。高二的我就开始在知行录上写我自己的诗上去,许老师的评价带给很多的自信。让我至今都不会忘的是我在写丰子恺《渐》这篇文章的读后感,老师说他感受到了我文字的温度,我好开心。高三语文老师教我们阅读就会比较系统,因为要面临高考,不同的文章题材出题会不一样,所有阅读方式也会不一样,呵呵呵,这就是比较系统的阅读!高考压力比较紧张,时间也紧,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想未来这个教育最好是让学生意识到阅读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多是能提升自己的理解力还有更多的可能性。下面一张图是我高三的时候写的诗,很明显我受丰子恺的《渐》的影响。

高三生生写的诗

  好景不长 ,到了大学,我上了一两节之后就一直在逃语文课,感觉缺少了些东西,当然,我的阅读水平没有增加,反而陷入了死寂状态,不进则退,直到现在才知道,少了的那点东西是什么,那就是像作者那样把阅读整理成系统。

  从手写到印刷术到现在的打印,这些技术都在升级,类似于这个,阅读也是需要不断地精进,作者在写好这本书之后又再给它升级一样,序言提到在主题阅读是全新的,第三篇增加的部分很多,这就是进步,回到当下的我们当然也不能忘了这一点,出现了BUG就该赶紧修复。随着电子书、说书、听书地出现,在阅读这一方面应该有更加细致地东西出现。但在此之前先把作者提供的道走好走稳。

相关文章

  • 不是序言的序言

    各位!我又被醉酒后的四叔大骂了一顿,他絮絮叨叨,时而怒不可解,时而略似清醒。 你这个熊孩子,马格隔壁一点也不体谅你...

  • 用“道”与“术”滋养班主任自觉生长——《中国班主任研究》序言三读

    一读序言,序言即是序言,我尝试从理解“你”的语言表达和思维方式来读,这让我明确了“你”写什么;二读序言,序言...

  • 序言

    每天花费很多时间浏览各大网站的财经频道,微信群;也投入资金买股票、买基金、申购可转债…;好几年时间下来,自己除了亏...

  • 序言

    相传,在历史长河中的一角,有一片名曰“荒”的大陆。大陆分四国,分别为最强盛的北冥,最安定平和的南宫,战火不断的...

  • 序言

    第一次大战爆发于1931年6月19日,于1937年11月30日结束,长达6年之久的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了莫大...

  • 序言

    南朝刘宋永光元年,前废帝刘子业要杀新安王刘子鸾,刘子鸾只有10岁,听到圣旨,悲愤地对左右侍从说:“愿后身不再...

  • 序言

    那时的我们都很年幼,以为世界是如此单纯,却忽略了那些被隐藏的黑夜。我们以为世界都如白天一样暴露在眼前。却忘了黑夜...

  • 序言

    或者青春相别,再见时皆已白头,彼此如同一面镜子,瞬间照出了岁月的无情流逝。 ...

  • 序言

    做程序员已有八年有余,我想做一下自己技术的沉淀。找一个自己熟悉的领域。让自己能看到这个领域的全貌,而在特定的细节走...

  • 序言

    孟尝君是属于战国时期的人,当时他被人们称为战国四公子之一,但是他在史书中的评价却不怎么样?就比如说王安石在《读孟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序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zpz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