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件事挺让我上心的,那就是寻找一套合适的英语学习体系,当然,不是为了自学,而是为了我能把我的英语学习技巧,更好的、系统的交给网上想要把英语学好的朋友们~~
于是,我会去寻找优质的课程。为了尽量降低成本,我会去一些我信任的公众号寻找,于是有这么一套课程映入我的眼帘,名叫:《治愈系英语语法——结构的力量》。
没错,这是一套关于英语的课,对初学者启迪很大,即便从我这样一个英语老手来看,角度也算新颖。真的,即便我这种自认英语还算厉害的人,觉得这位老师的思路还是很不错的,逻辑清晰,给人一种豁然开朗之感。但是这课程仍然是建立在一定英语基础之上的。
这套课程,起先是通过“免费”吸引大家进来学习的,这也是当前很多微信社群惯用的套路。我之所以选择“免费”是因为我想建立属于自己的英语教学体系,希望它能提供给自己一些new idea。
课程每天要求大家能尽量打卡,目的,就是增加客户对这门课的获得感和成就感,更加信任授课老师。然而,任何“免费”最终都会转向收费,于是在第三天,群主开始艾特所有人,推荐老师的“正式课”,嗯,价格不菲,大概有近4000元的样子。
结果呢,立马就有十个人左右离开了群,这是可以预见到的,这说明什么?一,是因为贵,很多人立马别吓跑了,尽管又打折又送券,还是太贵;二,感觉被套路,对老师还不够信任;三,学习英语不是这些人的“特别刚需”。
那么最终让很多人选择离开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这“特别刚需”的不足。试想下,如果我们把学好英语当成一门技术,那么这个技术你有多大决心去学好它?
对“学好英语”这件事,我相信更多是学生,他们的主要目的也是应付考试,比如四六级,考研等,在他们的内心,并没有真正想把英语学以致用的心。这些人花父母的钱,所以更有可能买这门课。
对于毕业后的成年人,在线上学英语,很多只是想弥补儿时的遗憾——没学好英语,后来进入社会,发现学好英语还是有便利的,于是想把英语学好。但这样一个心理出发点是极其脆弱不堪的,因为“学好英语”不是他们的“特别刚需”,道理很简单,当下并不着急用到,毕竟出国、和外国人打交道的时候才有可能用到一点点,且时下越来越先进的电子翻译工具和app,让他们更加不急着去学好英语。所以你懂的,这帮人一般都是家长了,让这群人花大额的钱去学习,不太可能了~花点小钱也许还可以,我估计超过200元,都立马会打消他们学习的欲望。
当然,对于这套在线课程的老师来说,一个社群,有个2-3个人交费,比例大概在10%左右,他可能就满足了,为什么呢?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在线授课的边际成本是很低的,接近于0。
简单解释下边际成本,对照这个例子,你给10000个人讲课,和对10001个讲课,对你老师来说是没区别的,并不增加任何成本,即便你是对20000个人讲,所增加的成本也是极其有限的,只要你的服务器够牛,再多人,你所多付出的成本也会几乎是0。反过来说,只要群里有1个人付费,那对老师来说就都是实打实的收入。(现在你大概能知道,互联网好赚钱的底层原因了吧~)
其次,这位在线就是为这类人服务的,其余90%说白了都不是他的目标客户。就好比你现在拼命去微信拉好友的时候,很多时候是徒劳无功一样,因为这些人并不是你的目标客户,加了也白搭,还浪费自己的精力。
所以,这套课程,这些组织这个“免费”课的人来说,他们的损失很小,可能只是花了些时间和精力来组织而已,但是同样会收入不菲,损失大的可能是那些已经花了不少时间去听课而后来就放弃的娃们。所以在这样一个商业社会,让你的产品“值”才是你这个个人品牌得以存续下去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知识付费,就好比现在的“朋友圈微商”,其红利期已经过了,除非你有特别牛的成绩做背书,否则很难取悦那些经常看朋友圈的人。让一个人愿意把口袋里的血汗钱掏给你,属实不易。
举个简单的例子,樊登读书会,大家都知道,而且知道它还不错,每天只需要1元就可以听一位大咖为你讲书,而且讲的都是很实用、对生活的有指导意义的书,但是很多人还是不会立刻行动,去加入它的vip,为什么?(想加入,记得找我,哈哈)
因为,他们觉得,读书并不是自己当下的“特别刚需”。我之所以用“特别刚需”这四个字,是因为“刚需”这两个字已经不足让人们掏出自己的血汗钱了,这也是为何我说知识付费已经过了红利期的主要原因。
想要做好知识付费,现在在我看来,第一:有自己过硬的产品;第二:价格最好亲民点,能覆盖尽量广的客户群;第三:找到大家的“特别刚需”,也可以理解为客户的“痛点”;第四:做出自己的成绩,为自己的品牌背书,最终产生裂变,慢慢提高自己的收费门槛。
今天就说这么多,希望对大家有所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