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摄影想要拍好美食,找对拍摄角度很重要。找到最合适的拍摄角度,你才能有选择性地突出食物的特性,让画面元素足够丰富,更吸引人。 那么,如何找到最恰当的拍摄角度,有哪些原则?你需要考虑哪些关键性因素?有没有什么可以借鉴、参考的套路?往下看,你就全都明白了!

我们先来看看,寻找最佳拍摄角度至关需要参考的,最关键的两个因素吧:1. 食物的“高矮”
从“高度”上划分,可以把食物分为两类:“高”或“矮”。 所谓“高”,指在竖直方向上占据一定空间,如切开的奶油蛋糕、汉堡、三明治等。拍摄“高”食物,倾角一般不会超过 45°,否则无法表现它的纵向结构。

倾角小于 45°,有利于展现纵向结构, 而“矮”是指宽度远远大于高度,如馅饼、披萨和饼干等。 拍摄这类食品往往采用超过 75° 的倾角,多拍摄它“有意思”的顶部。如果倾角过低,会摄入过多“无趣”的侧面,同时也在强调“这玩意儿很扁”,拍出来不好看。

除了上述两种分类以外,还有许多其它的食物,好像没法套用“高”与“矮”的概念,比如说汤、炒菜,沙拉、饮料等。 这类食物没有自己固定的形态,它们是“高”还是“矮”,取决于容器的性质和造型。 就拿西餐里的冷汤来说吧,当它装在浅底的汤盘里时,就是“矮”的,需要 75° 以上倾角俯拍;而装在高脚杯里时,就是“高”的,需要 45° 以下倾角平拍。

2. 层次感
层次感,是指菜品中视觉成分的丰富程度。比方说,一个汉堡包,纵向可能有七个层次:面包、肉饼、奶酪、酱汁、番茄、青菜、面包。由于汉堡的纵向层次很丰富,所以在构图和拍摄时应当结合现场光线条件,尽可能地展现这种层次感。

而一杯奶昔,虽然很明显属于“高”的类型,但纵向的层次其实并不多,只在颜色上分为两层。 所以,在拍摄时为了避免单调,可以略微提高倾角,试着纳入食物顶部信息和多一些环境元素,丰富画面。

单拍侧面,略显单调,可以适当提高倾角。除了“高矮”“层次感”两个主要因素,在实际拍摄时,还应当综合考虑现场环境光条件和环境元素(餐具、装饰品)等。学习摄影拍好美食就是这么简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