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佛人,必受“菩萨戒”的四条理由,你不可不知!

学佛人,必受“菩萨戒”的四条理由,你不可不知!

作者: 法净云沙 | 来源:发表于2022-06-27 19:08 被阅读0次

菩萨戒,即为大乘菩萨所受持的戒律,《佛说十来偈》中有言:“诸根具足者持戒中来”。受持菩萨戒,只要不犯重大过失,就可一直保留佛弟子的身份,直到修成正果,成为佛陀一样的觉者。譬如学生,只要遵守校规,就可保留学生身份,直到毕业。

学佛对戒律一定要有正确的知见,菩萨戒是修学大乘佛法的根本,只要受持菩萨戒,才能成为真正的菩萨;而且唯有菩萨,才具备成就佛果的资格。所以,假如有观点认为,不受菩萨戒,一样可以成就正等正觉,这便是恶见。佛经中记载,十方诸佛,无不是受持菩萨戒之后,得以成佛,所以菩萨戒也被称为千佛大戒。

说菩萨戒的大乘典籍甚多,可归结为梵网与瑜伽二类律典。以《梵网经》和《优婆塞戒经》中的菩萨戒为代表,上大下安法师开示,《梵网经》中的菩萨戒是十重四十八轻戒,出家人与在家人通用,叫做顿立戒;《优婆塞戒经》中的菩萨戒是六重二十八轻戒,只对在家人,叫渐持戒。

那么,对于初发菩提心的大乘行者,为何一定要受菩萨戒呢?小编莲荷觉得,有下面四点理由。

一、远离恶法

《佛遗教经》云:“当知此(戒律)则是汝大师,如我住世,无有异也。”佛门中有“以戒为师”之说,受持菩萨戒,就是以戒律规范身口意行,不造作恶业,远离恶道。

常言道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假使不持戒,趣向恶道,不得闻正法,烦恼缠身而不得解脱,实在是痛苦。既然如今幸得人身,又福报深厚,得闻佛法,如果不持戒修持,更待何时?所谓“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所以受持菩萨戒,能够远离恶法。

二、修习善法

戒律有开、遮、持、犯之别,戒律存在的意义,一方面使得佛弟子远离恶法,护念身口意。另一方面,对于善法,又不能不亲近。

凡是对众生有益,可以利乐有情的善法,都应该去修学。不论以何种借口推辞,都是在犯戒,所以受持菩萨戒,能够令佛弟子走在成就佛果的正道上,渐次递进。

三、累积资粮

大乘菩萨道的修行,首先就是资粮位的修行。所谓资粮,也就是见道的福德和智慧资本,民间讲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样的道理,资粮不足,则难以见道。

譬如同样学佛,惠能祖师这等上上根器之人,能够迅速参悟明心,而我们凡夫,则可能修学一辈子,都难以开悟。佛门中认为,这是因为我们凡夫不持戒律,平日里造作恶业,导致福慧资粮缺失。假使能够受持菩萨戒,则能广结善缘,快速累积福德资粮。

四、速证菩提

何为速证菩提呢?南怀瑾先生开示,通过受持戒律,修集了足够的福德智慧,资粮位圆满成就,则应进行加行位同见道位的修持。

我们通过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世人都晓得炼金要有矿石,矿石是炼金的根本,资粮位的修行就相当于开山取矿。加行位的修持,则对应于熔炼矿石,那么得到金块,就相当于大乘见道!然而,并非见道就等于成佛,它仅仅是代表入门修行而已。想把金块变成首饰,还要经能工巧匠的捶打,这个过程就对应着“修道位”。

《洞山悟本禅师语录》中有言:“如今学者,只知有十方诸佛,且不知有十方诸佛出身处,空知有佛,不得成佛。”那么诸佛出身处,究竟在何处呢?就是大乘见道!也就是证得菩提,入门修行。在此之前,所有的大乘六度万行,不过是外门修集福德资粮。所以说,菩萨戒的受持,是佛弟子修行的根本,因为不可能没有矿石就炼金,当然也不可能不持戒就证悟菩提。

《大学》有言:“知止而后有定”,知止也就是知道以何为依止,也就是持戒!佛门中有言:“因戒而定,因定开慧 。”所以对于戒律的作用,佛儒两家是相通的。所以小编觉得,修学大乘佛法,必受“菩萨戒”。

相关文章

  • 学佛人,必受“菩萨戒”的四条理由,你不可不知!

    菩萨戒,即为大乘菩萨所受持的戒律,《佛说十来偈》中有言:“诸根具足者持戒中来”。受持菩萨戒,只要不犯重大过失,就可...

  • 第七篇 三世诸佛的摇篮 菩萨戒纲要 第五章 菩萨戒的秉受方法

    戒律学纲要(选录) 作者:圣严法师 第七篇三世诸佛的摇篮菩萨戒纲要 第五章菩萨戒的秉受方法 第一节秉受菩萨戒的种类...

  • 有关在家居士五戒八戒的问题解答( T0156 大方便佛報恩經●优

    优波离复白佛言:“若受一日、二日乃至十日五戒,得如是受不?” 答曰:“不得。佛本制戒,各有限齐,若受五戒必尽形寿,...

  • 受戒容易守戒难

    受戒容易守戒难, 守戒好比上刀山, 佛戒谨守莫儿戏, 功德圆满化红莲。 ——有感于居士受五戒,菩萨戒

  • 三种净戒论第二十五

    文殊师利菩萨又问佛。如何是三净戒。佛言。第一恶心去尽。第二善心满学。第三度尽众生。是名菩萨三种净戒。

  • 双盘

    如果你学佛,还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明空无二 1、平时一定要坚持“守戒”,比如“五戒”,比如,“菩萨戒”等。 守的一...

  • 学佛感悟

    今天是一个非常殊胜的日子,我将跟随上师索达吉堪布受菩萨戒。皈依三宝是学佛入门,受持戒律是信仰的实践。佛教...

  • 优婆塞戒经是印度来的覃无识菩萨翻译。P11页

    优婆塞戒经是印度来的覃无识菩萨翻译。P11页 道进菩萨请受菩萨戒,三年,感戒之善,有感戒之善才会得戒体,菩萨梦中解...

  • 大菩萨的戒无尽藏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戒藏? 此菩萨成就普饶益戒、不受戒、不住戒、无悔恨戒、无违诤戒、不损恼戒、无杂秽戒、无贪求戒...

  • 吃素与吃荤

    作者:学山禅师 问:师父好,我去年受的梵网经菩萨戒。这个戒是通出家人的,持起来很严格。在家五戒里只戒杀盗淫妄酒。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佛人,必受“菩萨戒”的四条理由,你不可不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zro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