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请原谅我做一下检讨:学生时代,我真的没有好好学习历史呢。虽然我是一个文科生,可是当时觉得历史,实在是太太太枯燥无味了,尤其自己还是一个对年份时间等数据很不敏感的人。对于各种历史都记不清是何时发生的何事。
其次,我想说,如果学校的历史教科书都换成这本《疯狂年代》该有多好。它不枯燥乏味,它诙谐幽默;它不直指政治,它讲解政治人物;它不单调记录时间,它围绕中心任务时间延伸时间;它不单单有历史,还有各类的艺术人物;它讲了法国大革命,却又似乎没有讲到大革命,都是在有趣事件中穿插历史事件;它虽在说波澜壮阔的动荡岁月,却让人欲罢不能,阅读愉悦。我想,再没有哪一本历史书会是以这样的方式呈现了。我想,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不懂历史了(如果中国历史也可以出一些这类书就好了)。
说实话,作为一个文艺女青年以及宝妈,我更加喜欢的仍然是书中关于各个艺术家的描写,并且更加拥有共鸣的很多也和教育有关。
莫扎特儿子的挫折:
这一段的描写让我这个有孩子的宝妈很受启发。莫扎特大概没有多少人不知道他,但是他的儿子却又没有几个人知道。即使他们的母亲如何希望他们能够遗传父亲的天赋成为天才,他们都不能够因为有一个天才父亲而同样拥有天才般的才华。所以,他的两个孩子都默默无闻。这同样让我联想到中国以及欧洲古代君王都是世袭制度,皇帝或者国王都会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然而事实上,一个好皇帝的儿子不一定也会是个好皇帝。同样的,在教育孩子上,我们也不能按照自己的要求去要求自己的孩子,我们可以引导,但是绝不能过于干涉,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父亲的说教各种各样:
彼得大帝想让自己的儿子努力,说出了:如果你不认真努力,我就会像舍弃已经腐烂的手臂一样舍弃你。不要因为你是我的儿子就有恃无恐。放在如今,如果所有的富二代都被自己的父亲这样教育的话,大概也会有一部分真的会子承父业,一部分被寒心舍弃吧。同样不满于自己儿子的普鲁士国王,他的儿子腓特烈大帝,却成为了更加伟大的帝王。所以,因材施教并不存有私心的对待孩子是最好的教育。
啰嗦完教育,以书中让我笑喷的小段子作为结尾,让大家一起感受下本书的风格吧。
维也纳宫廷超级豪华料理:据说西班牙人“跳着舞从娘胎里出来”,而荷兰人“生下来就是画家”。至于维也纳人则“一天到晚只想着吃”。
看到这段话,我是真的笑喷了,维也纳真适合我这个吃货居住。我要成为维也纳人!!!
PS:原创书评,转载联系授权并注明原作者和出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