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浮生六记》读后随笔

《浮生六记》读后随笔

作者: 又见泠海 | 来源:发表于2018-10-29 23:00 被阅读38次

浮生,一生能有多短。我这个年纪其实还没有这种一生太短一瞬好长什么的概念,我觉得时间大多数时候都是漫长的,可能是因为我觉得煎熬或者无聊?只有在偶尔,突然回忆起来,才会有眨眼光阴的感觉。

我看的古代文学,不外乎子经史集,最多有一些聊斋世说新语之类的闲书,或者是水经注之类学术性的。《浮生六记》是一个破落士大夫子弟写的类似纪念的随记,沈复本人也普普通通的,但这是我看过的最舒服的一本古代文学,至少前两记是的。

其实古代中国因为高度的中央集权,依附中央集权的思想比如儒学和理学,道家的愚民,都是相当束缚思想的,我真的就很服气那些理学思想,除了中国古代以外,我就没见过那么多讲人生大道理的,包括启蒙都是用的千字文弟子规那种,相当于是把所有人牢牢束缚在理法之下。我想古代的欧洲是什么样的呢,我了解的不多,从希腊哲人的光辉之后大概是以宗教思想的束缚为主吧,好像情况也差不多,但是欧洲有文艺复兴啊。文艺复兴是体现人性的,其实我没体会过以君权神权为中心的思想,于是就私以为能体现出复杂的“人”才是艺术或者文学里的最高成就。中国的封建制度延续到了清朝,在如此之长的一段时间里,《浮生六记》这部体现人的书就显得珍贵而闪耀。

我特别喜欢浮生这俩字,书里有平平淡淡的生活,有相敬如宾的甜蜜,也有生活的苦痛。在酸甜苦辣咸里被生活来回蹂躏几遍,才算是完完整整的一生。

偶尔我也会用写或者画或者其他方式来记下我的心情想法与生活,只留给自己看的东西。回头去翻看时,自娱自乐自嘲,算是什么呢?

借一句别人的话,为了忘却的纪念。生活的点点滴滴,人总是健忘的,只有记下来,翻看时,才敢对自己肯定那段时光。

记得大张伟在躲避深刻的那个访谈里说过预言自己以后会跌一大跟头。我倒是不觉得那是悲观,是现实。无论你愿不愿意,生活都会带着你向坐过山车一样起起落落,当然要是有人非得跳车那也没办法。

我挺好奇沈复当时写这本书时是一个什么心情,无奈?不舍?还是悲伤或者潇洒。如果是我,经历了大半生的风雨,如果也想用笔来记录我这一生,我是不是也能用这种真诚的笔触。

历数一生,浮华过眼。迟暮昏忆,风流当年

相关文章

  • 《浮生六记》读后随笔

    浮生,一生能有多短。我这个年纪其实还没有这种一生太短一瞬好长什么的概念,我觉得时间大多数时候都是漫长的,可能是因为...

  • 平凡人也可以书写传世佳作

    《浮生六记》读后记 《浮生六记》现存四卷,是清代中期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文人沈复的作品。对于沈复的身世,只在《浮生六记...

  •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浮生六记》读后感 寒假的时候,在朋友的推荐下,我读了《浮生六记》一书,这是一本自传体的...

  •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四记。 “事如春梦了无痕”,火了两百多年的散文随笔,清新、简洁,又深情、丰富。书名为《浮生六记》,...

  • 2020-02-02

    寒假随笔 《新教育》读后感 2019年,...

  • 《闲情记趣》导读和作业

    1.《闲情记趣》内容简介 此文是《浮生六记》中的一篇,作者是沈复。《浮生六记》是一部水平极高影响颇大的自传体随笔,...

  • 浮生若梦

    《浮生六记》读后感 书非借不能读,这句话是有道理的。自己买来的书放在那里有十几本还没看过,却把《浮生六记》这本从朋...

  • 随笔 | 浸染之白

    catalog:随笔 warning:高中随笔,读后建议清洗眼睛。 note:写语言的陌生性那篇文章(未发布)的时...

  • 找到一本好书

    这本《浮生六记》,是韩金量战友的推荐,对此书的感兴趣,源于他的读后感,准确的说,是来自于他的拆书。 他的读后感简直...

  • 在书中旅行,于诗词中浸润心灵 ———《寻人不遇》读后随笔

    在书中旅行,于诗词中浸润心灵 ———《寻人不遇》读后随笔 生平第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浮生六记》读后随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ztw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