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读后感
寒假的时候,在朋友的推荐下,我读了《浮生六记》一书,这是一本自传体的散文作品,时隔半年,我仍然记忆犹新。读完之后,第一次对作者沈复有了了解。沈复,字三白,清乾隆年间人,一生不仕不第,是个不红不紫的画师,后因家庭变故穷困潦倒。他留下的这本书成为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但他在当时的社会里并不起眼。在那个时代里,谁会去关心在意一个普通人的内心世界呢,即便那是如此的细腻丰富、美好纯粹。
这本书真实记录了沈复平凡而又艰难的一生,以及生活中令人难忘的片段。全书共分为六个篇章,包含了《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四篇文章。另外两篇《中山记历》《养生记道》据说是后人仿写。《浮生六记》中第一篇章《闺房记乐》是本书的核心精华所在,而芸娘又是核心中的核心,作者用深情的笔墨,描写了聪明绝顶而又非常不幸的妻子——芸娘。因为这个可爱而又可怜的女人才使《浮生六记》让世人记住,才得以让它永远散发出了人生智慧的无穷芬芳!
读完之后,我觉得与其说芸娘是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倒不如说浮生六记是唯一的一部、将一个平常的女人写的如此妙趣横生的一本生活日记。而芸娘与其他中国女性不同的是,她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女人,一个活在我们身边、浑身充满烟火气的邻家姐姐,从芸娘的身上,我们总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芸娘的可爱在于她的情趣,她能够用莲花之心泡茶;在于她的活泼,她能够女扮男装去游园;在于她的深情,她能够在自己弥留之际盼望丈夫可以娶妻续弦;在于她的波折,她被公婆不解、逐出家门,她靠接济度日、寄人篱下………。连林语堂先生都说芸是 “中国文学中一个最可爱的女人”。
“凡事喜独出己见,不屑随人是非”,“不贪屠门之嚼”,日子过得轻淡,沈三白应是极随性的人了。卷四浪游记快,与众友共览天下名胜,而山水可怡情。文字洋洋洒洒,闲情逸致,字里行间皆是。细细读来,让人暂忘尘世间的千丝万缕。于爱妻芸娘,沈三白笔墨却不多,就是浪迹天涯,流连烟花巷之时,心中的那份牵挂,也似不经意的。卷二闲情记趣、卷四浪游记快,写情写景,对芸娘看似不经意,那份平淡而真实的感情,却处处都在了。于是,芸娘的隽秀颖慧,知书达礼,温婉可人,就在沈三白不多的笔墨中,轻轻点出,就这么不经意的丰满和鲜活起来:居乡,芸娘相伴相依,一同品兰插菊玩石置景赏月;会友,“芸拔钗沽酒”,巧置梅盒;着小帽领袜皆芸自制,也必整必洁;夏荷初开,芸置条叶于荷心取香……一点一滴,皆平白叙来,娓娓道出,可羡可叹,夫复何求的感觉,真让人羡煞!
本以为失去了芸的沈复会痛不欲生,追随妻子而去。但他没有,痛苦之后他平静地接受了现实,选择“不谙世事,不染红尘,远离世间悲苦极乐” 的方式,独身一人云游四方。“天道无为”是他之所想,“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浊我独清” 是他的追求。当夕阳西下,独自一人,登上山顶,拈须吟哦 “兽云吞落日,弓月弹六星”,与酒光对饮,喝到微醺,人生如此,岂不快哉!
沈复的一生俨如一块纯美之水晶,只见明莹不见显露明莹的颜色。只见精微,不见制作精微的痕迹。我相信这种淳朴淡然,恬淡自甘的生活,正如芸娘所说“布衣菜饭可乐终身”。这是否就是人活于世间的最高境界呢?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不用大喜大悲,大起大落,不落俗世。这或许便是这本《浮生六记》想要告诉我们的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