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百善孝为先。
有一种情感延续了很多年
今天参加了一个家庭大聚会。
93岁高龄的老人一生养育了8个子女。
在她生日的这一天,远在他方的子女们纷纷携家带口,回到了故乡,为的就是聚在一起为老母亲庆生。
我和奶奶、爸爸是最先到达小老舅家里的。家里暖气充足、温馨整洁,陪伴他们十三年的老狗穿着可爱的卡通服饰在我脚边转悠,姥姥半躺在沙发上眯着眼看电视。
老人脸上的斑纹已经很深了,但心态阳光、生活自得,美中不足的是听力有点弱了,说话得凑在她耳边才行。
不过姥姥能清楚地记得每个人,开心地招呼大家就坐,叮嘱着一定要留下来吃饭才行。
渐渐地,人多起来了,许多亲戚好友都赶到了家中。
男人们在客厅抽烟聊天,女士们在卧室谈论家常,小孩子们逗着小狗,在地毯上打滚,也许过春节都没有这般热闹吧。
吃饭的地址定在家门口的一家饭庄,只有几百米的路程。
叔叔开车带着姥姥来到饭庄门口,两三个人抬着轮椅将姥姥送上台阶。
饭桌上除了摆满的大鱼大肉,还有一个精致的蛋糕盒,盒中间的老太太塑像和蔼慈祥。
这样的场景我每年都会经历一次。
也许是北方人平时没有庆生的习惯,所以这一天在我的认知里是十分重要的,除了喜庆的气氛,久违的亲人,更是让我对“孝”这个字印象深刻。
有一种情怀却怎么也回不去了
下午跟着爸爸去了老姑家里,老姑是爷爷的妹妹。
这是一个让我倍感熟悉的庭院。小时候,它很朴素,院子里两棵树,一棵是杏树,另一棵是梨树。墙是灰色的砖砌好的,不加修饰,却十分可爱。
我记得每年春节,我们一家人和两个姑姑的家人都会聚在老姑家里;
我记得有一年还没吃完团圆饭,老姑拉着我们一群小孩子要拍照,稚嫩的我在杏树下留下了一张宝贵的照片;
我记得也许是因为土地肥沃的原因,老姑家的杏子、梨还有苹果、葡萄永远是最好吃的,家里没有小孩,所以每年都会送很多给我们家。
现在,我只明白当时自己还很小。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一切都变了。
下午踏进老姑家门,我所谓的叔指着被他气到瘫痪在床的爷爷质问“你怎么还不去死”,各种难听的话语齐番上阵,扎着生养他的老父亲的心,“明天就把你寿衣做了,老不死的,别拖累我”……
白发苍苍的老姑早已麻木,坐在床边盯着地面,额头上的伤触目惊心。
曾经以为只有在电视中才会看到的情节就出现在我身边,我发现我竟什么也说不出口,只能和爸爸一起给爷爷翻身,盖好裸漏在外早已冰凉的腿。
听着他令人作呕的谩骂,不禁心痛起来。
人常说,养儿防老。
可是是什么时候开始,这个他们自小娇惯的儿子已经站在了自己的对立面,用尖刻的讽刺甚至棍棒来回馈这份爱。
这个社会会好吗
我听过“书读的多懂得道理就会越多”的理论,但却怎么也不明白,从未上过学的老舅和奶奶都会对他们的妈妈那样关心,而张口闭口和我提“通信协议”这些专业术语的人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无赖。
我知道人性不总是善良的,但把一己私利暴露地彻底的人不值得任何人尊重。
这个社会会好吗?仅凭一些人的善意和努力,一定不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