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原创非首发,首发于《淮安日报》2005年4月5日。
4月1日下午3:30,淮阴师范学院师苑宾馆二楼会议室,简朴而又热烈的教师教育兼职教师聘请仪式正在举行,来自江苏省淮阴中学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等9门学科的10位名师成为该院的教师教育兼职副教授。淮阴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李洪天教授、副院长朱汉清教授向10位中学名师颁发了聘书。
下午4:30,受聘的张元贵、魏清、朱益民、王新凤、顾士明、刘家勇、吴雷鸣、张三元、詹明静、高新民等10位中学名师未作任何休息,就兴致勃勃地来到淮阴师范学院的王营校区,分别在教学楼的报告厅和多媒体教室,开讲了10堂别开生面的教学法课。讲台前,是江苏省淮阴中学的10位名师;讲台下,是淮阴师范学院的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2002级师范专业的1500余名大学生。
这些来自基础教育第一线的中学名师们联系各个学科教学实际,既精辟地论述着新课程出台的背景,中学各科教学如何围绕新课程、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的作用,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怎样上好每一堂课等问题;又娓娓讲述着授课方法及说课技巧,如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性学习法、师生互动法等。大学生们全神贯注,人人听得津津有味……
各个专业的大学生对于中学的9门课并不感到陌生,但对于如何上好这9门课程,做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教师要具备哪些素质,他们普遍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有鉴于此,淮阴师范学院教务处、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精心组织了这次授课活动,通过请中学名师示范授课这种形式,引导同学们去观察课堂、去创新思维、去发现自己知识和能力的不足,从而加强今后学习的针对性。
授课活动结束后,大学生们还就各自在模拟实习或实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点及困惑的地方,对口向名师进行了请教。中学名师给大学生上课,引起了大学生们浓厚的兴趣,激起了强烈的共鸣。
淮阴师范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倩说:“来自基础教育第一线的名师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不但是新课程的引领者、实践者,而且又是课堂教学的行家里手,我们聘请10位中学名师为我院教师教育首批兼职副教授,并让他们为大学生上课,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她表示,该院今后还将陆续在淮安市的其他中学聘请数名中学名师为该院的教师教育兼职副教授,建立一个中学名师库,定期请中学名师为师范生上课,引领同学们去关注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去观摩课堂、研究课堂教学,着力培养师范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从而真正发挥师范院校在基础教育改革方面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切实提高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韩同友 张同刚 王德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