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卞主任评同仁网上上课。各位好:刚才听了王腾主任的一节《木兰诗》,效果很好!
第一,体现在教学设计科学。教者首先从文学常识(乐府双璧)引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共鸣。接着从朗读课文并提出三点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感情),指向清晰,要求明确。把课文内容全部呈现在大屏上是非常正确的,因为绝大多数同学手里没有课本。最后通过师生讨论疏通文本大意、掌握内容。整个教学设计循序渐进、浑然一体、水到渠成。第二,体现在教学理念新颖。王老师并没有一味沿袭网络直播那种满堂灌、教者从头讲到尾现象,而是充分彰显“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学习主线”这一理念,这也吻合了市县要求的“真学、深学、乐学”的“三学”课堂理念。王老师时刻关注学生,倾听学生的发言,适时补充或纠正学生回答的内容,一直在探索“用学生的口说出老师的意思”。课堂上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学、质疑,如:“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这一句表现了“木兰”什么样的精神?学生回答“淡泊名利、孝顺、清正廉洁、思念故乡等等”,学生讨论得很有深度,特别是边宇杰、李蕊、王锦涛等同学回答得很有个性。当然,这课上得好,主要取决于王老师文言文的教学功底扎实,教学态度端正,上课准备非常充分。
建议一,要充分利用文本资源。这课本都是全国著名的大家、专家精心编纂而成的,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些宝贵资源来指导、服务我们的教学。如课本前面“预习”提供的两个问题非常好,一是要求“借助注释,阅读课文”,这篇文言文难度不是太大的,如果学生能认真借助注释(共41条),读读想想,再放到原文中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猜猜、估估,董旭午教授推介的“文言文猜读法”确实很好,这样学生就能大概理解文言文内容了,老师不要讲得太多、太细、太碎。二是要求从“展现英雄气概,表现女儿情怀”两个方面把握木兰人物形象,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读读、说说,看看能读出什么味儿来。建议二,千万不要忘记“背诵这首诗”,文言文,不去背诵是没有效果的。建议三,一节课直播时间一个小时太长了,市里要求一节课三十分钟。
@卞绍月感谢领导不辞辛苦让我折磨一节课[微笑],洗耳恭听领导引导,不足之处将努力改进,争取完善好线上教学,再此非常感谢卞主任点评[抱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