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无戒学堂:365天极限挑战日更营
2018-05-29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2018-05-29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作者: 蓝蝶landie | 来源:发表于2018-05-30 18:10 被阅读16次

文言文该怎么教?余映潮老师说文言文教学要:实、活、细、雅、趣、美丰、新。王荣生教授在《文言文该怎么教》中说文言文的教学中要注意文言、文意、文学、文化的交错。王君老师说要把文言文教出青春的气息来,言和文要相融相合。

【原文】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作者: 纪昀 jǐ yún(1724年6月-- 1805年2月),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在文学作品、通俗评论中,常被称为纪晓岚。清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政治人物,直隶献县(今中国河北献县)人。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代表作品《阅微草堂笔记》。

这篇文言文选自清代文学家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两只落入水中的石兽,既未被河水冲到下游,也未原地不动沉入河沙,居然逆流而上,到了数里外的上游。作者以简洁的语言,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结局,而且从中悟到了天下大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

文章是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来写的。第1段先写石兽落水,再写数十年后寺僧准备打捞。先从哪里找起呢?按照常规思维,人们从山门倒塌的位置找起,结果却一无所获。再接下来,人们又根据水流的情况作了推测---“以为顺流下矣”,结果还是“寻十余里,无迹”。

第2段写讲学家的分析。他的“笑”,显然是在嘲笑庙僧“不能究物理”,什么是他所认为的“物理”呢?即“石性坚重,沙性松浮”,因此石兽自然也应当是“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这一论断,符合人们的直觉,看似很有道理,因此“众服为确论”。

然而不然。第3段写了老河兵的“笑”,“笑”的对象则变成了讲学家---“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他首先根据实际经验指出“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继而解释了其中原因。原来是水流受阻产生的强大反冲力,将石兽身下的河沙掏空,石兽就会往前倒,经年累月如此,就将石兽神奇地“搬运”到上游去了。

作者最后写了结果:果然在上游数里外找到了石兽。看来,寺僧过高估计了水流的推力而忽视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讲学家则只注意到“石性坚重,沙性松浮”,却忽视了水流的运动规律。只有老河兵根据实际经验,将石性、沙性、水流运动等因素全面地综合起来考虑,而做出了正确推断。

作者由此感叹道:“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议读材料,寻疑质理

材料一

山西永济蒲津渡是黄河上的重要渡口,蒲津渡浮桥在历 史上很有名气。唐代开元年间在渡口两岸各铸造了四尊铁牛(平均每尊重约36.5吨)、四个铁人、两座铁山等,组成了拴系浮桥所必需的锚碇系统。后因黄河改道,铁牛等没入水中,埋在地下。1989 年,东岸铁牛由河滩下挖出,铁牛和铁人排列整齐,还在原址。

讲学家错了吗?

材料二

1980年4月的报纸报道了发生在云南西双版纳的一件事,西双版纳有一条河中有两块大石,它们有一半露在水面。十多年前,有一块石头被人炸碎,另一块也随之失踪,大家都不知道这块未炸碎的石头到哪里去了。十多年后,有人在离原地十多里的上游,发现了那块失踪了的石头,经核对,它确实是本来位于十多里外的下游那一块。它是怎么“游”上来的呢?原来炸另一块石头时,这块石头的基础也被震坏,它丧失了屹立不动的根基,正如纪昀所说的水冲走石边沙的道理,在十多年的时间中,它逐渐地向上游翻滚了十多里路。它向上“游”时经过之处,留下了一道明显的沟,令人信服地说明,纪昀所记,确非虚言。

老河兵错了吗?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应多方调查,应多做实践,应根据事情改变策略。

相关文章

  • 表面与根本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

  • 拆读《河中石兽》

    RIA=阅读原文+重述原文+A1(联系经验)+A2(规划运用) 阅读原文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 2018-05-29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文言文该怎么教?余映潮老师说文言文教学要:实、活、细、雅、趣、美丰、新。王荣生教授在《文言文该怎么教》中说文言文的...

  • 【原创·觉察日记】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真相

    20210225张光辉觉察日记: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真相 你知道什么不重要,你知道为什么那样才重要。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 历史,到底是谁书写的?

    所谓“成王败寇”,历史自然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然而,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二战之后,有位名叫派普的德国党卫军军官...

  • 绘本讲师训练营【19期】6/21 《绘本带给我的变化》

    1903 朱婷 以前我读绘本只知其一 而不知其二,去了绘本讲师培训营才知道绘本有这么多的讲究,绘本有这么多的好...

  • 看与做是两码事

    所有的成功与辉煌背后都是看不见的付出。很多事情我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当看到身边的同事获得如此多的证书时,我们往往...

  • 知者与智者

    生活中我们常常把“知者”与“智者”相混淆,其实两者是有很大区别的。 ‘知者’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知其二而不知其三,...

  •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书笔记1

    我们常说听到说,某某孩子是属于比较敏感的孩子,只知道敏感一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背后的原理是什么、以及到底能有多...

  • 5why和5so思考法,让你不止知其一二

    我们经常会在电视剧中听到这样一句话: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那为什么不知其二呢?我们要知道,每个人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05-29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zza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