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上完班,就像被抽空了,一点精气神都没有了,对于读书都排在了明天,我总是想要是能休息几天该多好,我就可以看看书写写字做自己想做的事。
刚好这几天休息,可是一休息我就打瞌睡,更没精神了,看着手机上自己定的计划,实现不了,心中更焦虑了,把目标定的太大了,好像我天生就是个完美主义者,把计划定的好完美,把结果也想得很好,在做的过程中,却总是困难重重,越做越焦虑。
先说说我的断舍离吧,把家整理好,才是正视自己,我就开始整理,刚开始信心百倍,打算花两天时间就把家都整理的漂漂亮亮。
先从最小的单位开始,装袜子的抽屉,翻出所有的冬天穿的夏天穿的,倒出来像个小山,有的都已经破的不能穿了,有的是新买的,还没打开呢,我喜欢买袜子,一次买五双,反正也不贵,买时也不心疼。时间久了,我就总是找不到整双袜子,因为都堆在一起,要找也要费大半天功夫。
我先找出不能穿的,或好久都不穿的,把它们放到一起 ,把现在能穿的按照颜色有浅到深的顺序依次码好排列起来,看着叠的整整齐齐的抽屉会心的笑了,再也不用为找不到袜子而烦恼了,如果有朋友想要叠袜子的方法,可以找我。
接下来该整理衣服了,看着柜子里慢慢当当的衣服,我真的傻眼了,全翻腾了出来,看看这件,看看那件,都舍不得扔,总感觉扔了好可惜,说不定哪天还需要穿呢,把衣服拿出来叠了一遍有重新放回去,还是慢慢一柜子衣服,没过几天,就又被我翻得乱七八糟,索性就不整理了,爱咋样咋样。
一天我读山下英子老师的《断舍离》,才明白,家不是堆积物品的地方,而是我们休息和储存能量的地方。
家中那些看不见的被我们摆的慢当当的空间 也在悄悄的拉低我们的能量,我们却不知道,再次开始整理。
这次按照自己的使用次数来区分,把自己一直都不穿的衣服超过十年以上的,全都整理起来,发现有两个旗袍,估计现在都穿不下来,上衣裤子,全找出来,装了两编织袋,把它们扔掉。
再把自己喜欢的,但不常穿的,拿出来,有些还能穿,但基本上也是一年穿一次,我决定舍掉,这些衣服都好贵,我把他们拿出来重新洗了一遍,把它们捐出去,当我把它们捐出去的时候,心中竟有一丝丝的开心,这也算物尽其用吧,总有人会喜欢。
看着衣柜里码的整整齐齐的衣服,并且这些衣服是自己现在经常穿的,再也不用为找衣服,翻个底朝天烦恼,心情也好多了。
我们现在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尴尬时期,不会有专门的时间,让你去学习,你身上自带着一份责任,你要养家,还要让自己成长,那们要读书习字,只有在自己零碎的时间中挤出来,只要有空就读就写,哪怕一分钟都要用起来,谁让我们是个普通人呢,只有不停的快速的向着目标奔跑,你才能不被落下。那么目标该怎么定呢?
计划不是制定的完美,就会完美,是我们在做的时候,不断前进不断摸索,一步一步达到自己的目标。目标不要定的太多,也不能把目标定的太随便,要稍微高一点你才会有压力,去督促自己完成。做断舍离是让自己有个好心情,有个干净的家,可以完整的接受自己。读书是要增长见识,让自己从别人的经验中学习,进而成长。写字是让自己逻辑更清晰,把读过的书融入自己大脑,重新加工,真真实实的帮到自己,自己再写出来,然后在帮到别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