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老舍的卫生习惯

老舍的卫生习惯

作者: 谢高低黄瓜香 | 来源:发表于2023-12-10 10:43 被阅读0次

老舍的卫生习惯——

我国著名文学家老舍非常注意养成整洁卫生的好习惯。他不管在哪里,住过的房子都没有灰尘、纸屑。痰涕之类的脏物。

一年四季总有鲜花伴随着他。书籍、稿纸、笔墨、衣被,以及茶具、烟缸等,都各有各的位置,从不乱放。

所以他每找一件用品或查一本书,总是手到擒来,从不费力。

抗战时期在重庆,老舍曾和一位作家朋友同室居住。这位作家爱吸烟,生活上不修边幅,总把烟灰弹在地板上。

老舍就特为他置买了一个大烟缸放在显眼的地方。那位作家朋友仍不注意。所以他一抽烟,老舍就监视他。一见他快弹烟灰了,赶忙提醒他道:

“哎;烟灰缸就在这里呢!”

老舍室内物品摆放得井井有条,而且都是由他亲自动手整理的。他曾说,用自己的劳动换来清洁的环境,住着舒适。

老舍的生活也很有规律。在一般情况下,他一早起床,先是练武术、打拳,早点之后开始写作,中午小憩,下午及晚间主要处理社会工作、会客或给朋友写信。

他很少开夜车,为的是不打乱第二天的生活规律,以保持精力充沛。

“习惯成自然。”正是这种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有规律的生活方式,帮助了身体条件并不好的老舍,使他坚持了近半个世纪的写作生涯,而从未中断过。

老舍(1899—1966)中国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子,北京人,满族。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

1924年赴英国。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执教期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以讽刺笔调描写市民生活。

1930年回国,任齐鲁大学、山东大学等校教授。1936年发表的《骆驼祥子》,表现被侮辱被损害者的奋斗与挣扎,为现代文学史上杰出作品之一。

抗战期间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工作,为团结和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作出积极贡献。

抗战胜利后赴美国讲学,1949年后回国。

1950年创作话剧《龙须沟》,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1957年写作《茶馆》。

历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为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届全国政协常委。

著述丰富,擅于刻画市民阶层的生活和心理,也努力表现时代前进的步伐;文笔生动、幽默,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主要作品还有小说《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四世同堂》、《正红旗下》等,剧本《方珍珠》、《春华秋实》、《女店员》等。有《老舍全集》行世。

相关文章

  • 卫生习惯

    小区里有个小女孩豆豆,现在四岁半了。上幼儿园中班,小女孩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她有个哥哥,比她大六岁多。在家里,...

  • 育人宝贝幼稚园教师悦读打卡Day53

    每日5000步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是孩子身体健...

  • 学会生存  懂得宽容

    袁卫星老师从戴口罩说起,讲到了我们的卫生习惯,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在健康科学的卫生习惯方面的欠缺,的确在这些方面我们做...

  • 源于奶奶的卫生习惯

    记得以前在家读书的时候,奶奶最注重的就是家里的卫生,当然也包括做饭,洗菜等所有家务活,在奶奶的管教下,家里的每个人...

  • 《骆驼祥子》读后感

    今天我读完了老舍的《骆驼祥子》,这本书的作者是老舍。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其常用的笔名,中国现代小说家...

  • 老舍是如何谈写作的

    简述《老舍文艺论集》的内容 最近从图书馆借了一本书,老舍先生的——《老舍文艺论集》。 老舍先生在创作上,以抗战救国...

  • 《老舍谈写作》随记

    最近在看老舍先生的《老舍谈写作》这本书,先简单介绍一下老舍先生。 老舍,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

  • 老舍

    济南的冬天 晚上刚到郑州,吃了顿大盘鸡,很有感觉,读篇文章,睡去。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

  • 老舍

    老舍,这是一个让我感觉离得很近的作家。也许这是因为他来自贫民家庭,是个地地道道的草根。我不想称呼他为艺术家或者是文...

  • 老舍

    1934年初秋,老舍来到青岛,到国立山东大学中国文学系任教。教授《小说作法》、《文艺批评》、《高级作文》和《欧洲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舍的卫生习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aau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