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着3比0对伊朗的比分和满心的不甘,国足再一次结束了亚洲杯的历程。
即使知道中国与伊朗的实力存在差距,失败并不是不可接受的,但是看到这个比赛的结果我依然感到非常的难过。
老实说,我虽然看足球,但其实对于国足对于中超等等的比赛关注的比较少,也仅仅限于知道国足首发队员的名字而已,但是几乎每一次国足有赛况有重大的赛事我都会去关注,看着看来上飘起的红色海洋总会有一种我也在的震撼感。
从今天这场比赛来说,国足输的非常的不甘心,从主帅到队员都发表了各种难过以及不甘心的言论。确实这场比赛没有输在对手更强,却输在了自己更弱。在中卫位置上的三次失误葬送了整场比赛的努力。而且这三次失误都显得非常的荒谬,几乎都是如出一辙,中卫停球,犹豫不果决,结果被人反抢,推射中路,门将判断失误球应声入网。

里皮赛后宣布离开中国队,能看的出来这位曾经手捧欧冠与世界杯的顶级教练,在经历了中国队的几次执教之后,对中国队真是又爱又恨。倾注了那么多感情的球队怎能不爱?但球队每一次的失误又让他精心的战术安排得不到好的执行,输在了不该不该犯的错误上。赛后里皮说:
“谢谢我所有的球员付出了努力,他们牺牲了非常多,但是今天晚上我没有任何感谢的话要说,因为在如此重要的比赛中,出现了重复的失误。我在赛前想过我们有可能会输,但是我并没有预计到用这种形式输掉比赛。”
“其次,我要感谢这里的所有人,我和中国足协的合同已经结束了。执教中国队是我的荣幸,因为中国是个很伟大、很重要的国家。我尽了最大的努力去让这个球队成长,我很希望能够以更好的方式结束。你可以输,但也可以输得好看一点。我要感谢球迷们,他们的支持真的很重要。”
国足近几年总是这样让人不断的失望,但是又在一场比赛中打出血性,来让我们看到希望。所有球迷的心在失望与希望中不断徘徊,但因为我们是中国人,因为我们流着共同的血液又永远不能放弃。
我有时候都一直在想,为什么国足会这样?说没有钱吗?国足的球员拿着在中国来说相当高的一个工资,说没有人吗?中国14亿人口基数,中超已经成为了世界第六大联赛,为什么找不出几个能踢球的人呢?更何况还有中国女足在一旁对比,女足姑娘们拿着低的多的工资、更不完善的市场环境、更少的关注,依然能踢出更棒的成绩。
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
正如解说员所说的,一场比赛的失败我们不能只问责场上的球员,中国足球更大的问题不是在场上,这些人所表现出来的只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一个最本质的原因是因为热爱不够。足球运动在中国普及率并不高,中国人喜欢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而足球从来不是大众的健身方式。想想吧,标准的足球场在一个城市又能找到多少呢?足球更多的是一项专业的运动,涉及到专业运动就需要天分。而踢球最终能不能出头,又需要天分?有多少家长能够仅凭小时候一点点喜爱就把自己的孩子去学不知道能不能出头的足球呢?
有14亿人口的中国,注册球员只有不足十万而已,形成鲜明的对比,就是去年的冰岛奇迹。30几万人的一个国家,在欧洲杯的一场比赛中,能到场三万人,几乎相当于全国1/10的人口去看一场比赛。他们平均1000人就会有一个标准的足球场,再加上北欧国家完善的福利,他们可以凭着自己爱好去选择自己的职业,不用担心踢球踢不出来,一辈子葬送。多种原因之下虽然冰岛只有30几万人,但是他们也可以选出最优质的球员。中国当然有天才,但更多的天才可能被埋没在尚未发现天分的时候。这是体制问题,是国民问题,不仅仅是足球问题。
当然更多的,我觉得国家对于现在球员也过于保护了,年轻球员培养不济。你看看此次的首发阵容,有多少球员你上了30。对职业球员来说,过了30几乎已经走上了退役倒计时,然而你看看中国队长已经38岁了,几次说要退役,一直无法退役,不就是因为后续无人接力了吗?38岁依然是国足主力,这不是传奇,更是一种可悲。
前几年国家出台了U23政策,要求在中超赛场上要配备一定年龄在23岁以下的球员,并且保证出场时长,这当然是为了去培养年轻球员,但是这样强制性的培养是否有意义呢?想想吧,23岁的梅西C罗早已金球在手,成为世界顶尖,而我们23岁球员还被当成小孩子一样呵护,这样的意义何在呢?
我们的国足,不是钱的问题。不是国家队花多少钱来起一个大牌的教练,不是众多中超砸多少钱去引进外来的球星,更应该是一个国民基础性培养的问题。我们要耐心等待,去期待一个一个天才被挖掘,去期待一个个孩子被好好的系统化培养,这样或许十几二十几年之后我们会有一只优异的国家队。
都说现在金元足球横行,但是足球本质还是一项体育运动,还是靠人在踢,资本的力量还不够完全的主导足球。就像巴黎圣日耳曼时投下大笔资金,也买不到一个欧冠。我们现在需要积累,需要从根子上去培养球员,我们还需要对国足多一点信心,多给一些时间。
国足,为你我等待千百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