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黄鹤楼记》

《黄鹤楼记》

作者: _唐一白 | 来源:发表于2021-11-08 23:29 被阅读0次

想要了解某个时代的人,就需要回到那个时代的语境中去,读这篇唐朝的散文,可以读到作者的用笔逻辑、文辞用典,还可以一瞥古代人的生活。

《黄鹤楼记》作者有两种说法,一个是闫伯理,一个是闫伯珵(chéng),不过年代久远难以考证哪一个字才是准确的了。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何必濑乡九柱、东阳八咏,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

第一段,先介绍黄鹤楼的地理位置,它在武昌城西南角,接着借《图经》的记载写黄鹤楼得名的由来,同时引出葛洪的《神仙传》、任昉的《述异记》以确认传说的可靠(如果说一件事是真的,不是因为它是真的,而是因为几百年前的人说它是真的,这件事的真实性可靠么?不过古代史官、文人多以引用前人著述来增强真实性已是常态,符合他们的正常逻辑)

然后就是对黄鹤楼和它周边景色的描述,文辞优美( 到这里作者算是完成了对黄鹤楼又神又美的描写。)之后用位于濑乡的老子祠和东阳的八咏楼与之对比,想表达想“赏观时物、会集灵仙”只需到黄鹤楼就够了。

      刺使兼侍御史、淮西租庸使、荆岳沔等州都团练使,河南穆公名宁,下车而乱绳皆理,发号而庶政其凝。或逶迤退公,或登车送远,游必于是,宴必于是。极长川之浩浩,见众山之累累。王室载怀,思仲宣之能赋;仙踪可揖,嘉叔伟之芳尘。乃喟然曰:“黄鹤来时,歌城郭之并是;浮云一去,惜人世之俱非。”有命抽毫,纪兹贞石。

第二段作者阐明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一是因为高级地方官穆名宁,有政绩,受百姓拥护,他闲暇游览,给人饯行设宴,都会到这里来。二是因为朝中文人在这里能读到王粲的《登楼赋》,也能寻到荀叔伟驾鹤到来的地方。世人常常有昨是今非的感慨。作者是受命执笔,在这块石头上写文章(此段,将黄鹤楼的社会功能体现的淋漓尽致。)

      时皇唐永泰元年,岁次大荒落,月孟夏,日庚寅也。

文末是行文时间。以下为学者考证:

永泰是唐代宗的年号,元年就是第一年(765年)。大荒落,《尔雅》纪年,太岁运行到地支“巳”的方位。孟夏,夏天的第一个月,农历四月。庚寅,二十七日。

相关文章

  • 黄鹤楼记

    黄鹤楼记 张如 长江三胜,黄鹤楼居其一。 长江是中国第一长河。 长江自古被认为“天险”。...

  • 黄鹤楼记

    丁酉之春,三月既望,余赴江夏谋事。至午,奔夏口,欲览黄鹤️①之雄,以偿多年之冀。 纳金置凭,方可入山。山门在东,有...

  • 黄鹤楼记

    黄鹤楼位于中国中部中心城市----湖北省省会武汉市的武昌蛇山,是湖北省与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

  • 黄鹤楼记

    真假黄鹤楼 今天,真假黄鹤楼真是撞了个满怀。当然,这都是媳妇有意为之,她说,她要带上她制作的黄鹤楼团扇,与黄鹤楼一...

  • 黄鹤楼记

    黄鹤楼记 立冬之时,天气澄和,风物闲美,凯风相贻,而至鄂西。其地云雾氤氲,林海波涛,林壑...

  • 黄鹤楼记

    《黄鹤楼记:极目楚天舒》 文:东海风 万里长江呼唤着你冠绝千古的名字 东方亮,每一滴水都是你...

  • 《黄鹤楼记》

    想要了解某个时代的人,就需要回到那个时代的语境中去,读这篇唐朝的散文,可以读到作者的用笔逻辑、文辞用典,还可以一瞥...

  • 再忆黄鹤楼

    昔时悠悠黄鹤楼,犹记故人下扬州。 今朝再闻黄鹤楼,江城染疾使君愁。 义士以身赴国难,仗剑除疫立潮头。 生死不计保民...

  • 不圆满的黄鹤楼之行

    黄鹤楼是武汉的一个标志,它见证了武汉多年的风雨历程,见证了武汉年初的疫情,现在的水患。然而,今天不是记现在的黄鹤楼...

  • 梦黄鹤

    江水涛涛舟木摇,积云蔽日风暑消。 楼阁不语诗赋记,黄鹤楼前独登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鹤楼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abpz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