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许多年的夏天都是在那里度过的。
那里,是爸妈在的地方,那里,是我出生的地方,那里,是我的娘家。
一想到小时候的夏天,脑海里瞬间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音、气味儿和画面。
但脑海里出现次数最多的,却是夏天的夜晚。
夜幕降临前,爸爸会用水泵抽水冲刷楼顶,伴随着微弱的滋滋声,空气中瞬间释放出一股独特的属于夏天的气味(那股气味儿因为太过久远,已经不知用什么词语来准确描述),晒了一天的平房终于开始了降温。
天一黑,我就会用晒了一天的井水兑一点烧好的热水,在院里石板那趁着夜色抹点香皂冲个澡。
一家三口都结束自己的事情后,爸爸会搬一张桌子放在院坝,点燃一盘蚊香放在桌子正下方,一家人对着星星月亮吃着晚饭(小时候的晚饭总是很晚)。
哦,对了,夏天的晚饭对于爸妈来说,有一样东西绝对不能少,那就是井水泡过的瓶装啤酒,那啤酒微冒着气泡一咕噜灌进嘴里,冰凉的液体顺着喉咙流进去,再舒服的发出“啊”的一声,好像一天的劳累也随着“啊”这一声从嘴里吐了出来。
每次晚饭结束,我最爱去捉一种喜欢扑灯泡的小蝉(这种蝉比树上的正常蝉小一半,也更好抓),把它们抓住后放进塑料瓶里,看它们横冲直撞然后再放飞。
偶尔这个时间,也会和邻居小姐姐一起去田间看萤火虫。
西瓜好像是夏天的标配,若是哪一年夏天没有吃过它,就不算真正过了个夏天。
玩闹结束,等着切好的西瓜上桌,那个时候,家里还没有冰箱,西瓜降温要么是泡在傍晚才抽的冰凉井水里,要么就是放在井底。
井底和地窖是我孩提时代夏天的最佳避暑地。
夜深了,拿一卷凉席一把扇子上楼,躺在凉席上,摇着扇子,打着蚊子,吹着夜风,闻着远处时而飘来的蚊香味儿,望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和皎洁的月亮,听着爸妈和同样在各自楼顶乘凉的邻居们摆龙门阵,这一切似乎就是天然的摇篮,很容易就进入了梦乡。
这一躺就几乎快躺到12点,每一次,都是妈妈把我温柔地叫醒,让我回屋睡觉。
我在想,为什么脑海里的夏天大多是夜晚呢?
大概是白天太热,到了晚上才开始泛凉吧?
大概是白天爸爸在外做苦力,妈妈在地里干活,而我在学校,到了晚上一家人才真正算是聚在了一起。
大概是白天的蝉鸣太过吵人,到了晚上窸窣的虫鸣就显得宁静许多。
为什么那么多好的夏夜,却更怀念小时候的呢?
大概是年龄越来越大,离家越远,思念越深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