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卡丁车开得好,我就以为开车跟开卡丁车差不多。”这是一名15岁的男孩出事后说的一句话。
7月23日,那天是他朋友的生日,在妈妈睡觉间隙,他偷偷开走了家里的奔驰车,去参加同学的生日聚会。
没曾想,晚上23:00左右,开车在路上的男孩,撞倒一位女孩,伤势严重,女孩当场死亡。男孩在撞人后逃逸,因害怕一宿未归,当警察根据现场的一些证据找到他妈妈的时候,妈妈才发现儿子和家里的车都不在,这才意识到出事了。
找到孩子,第二天一早妈妈带着孩子去到派出所投案自首了,孩子说出了上边那句话。
执法人员初步判断:因孩子未满18周岁,不能够判定为刑事案件,孩子可能不会受到刑事处罚,但是会面临高额的民事赔偿。
看到这个说法,网友们不淡定了:
纷纷替死去的女孩觉得惋惜,一条命,一个家庭,就这么被毁了,其中有一个评论说“都是因为孩子没教育好”,是呀,一个没教育好的孩子,毁了别人未完的人生,不管法律怎样评判,最后都将得到社会舆论的口诛笔伐。
再看看事件始末,我们不难发现,这个15岁的少年,家庭教育是有问题的,最起码少了吃苦教育和责任感教育。
1、父母的教养方式,决定孩子的社会行为
TDE演讲上有一位妈妈的演讲让我印象深刻,题目叫《我的儿子是校园抢手》。
她的儿子多年前在校园里枪杀了十二名学生外加一名老师,其余受伤二十余人,枪杀发生以后饮弹自尽。
这场演讲可以说是妈妈阔别多年以后的一次自我救赎,在那场悲剧过后,有很多人都问她“你作为孩子的妈妈,难道事先就没有一点点感觉吗?没发现孩子的异常吗?”
那位妈妈说,为了那句话她深深自责,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她害怕见死者家属,害怕被媒体围攻,害怕被愤慨的民众责骂,害怕看新闻,最害怕的是别人骂她是一个不称职的妈妈。
是的,事后她有深刻的反省,她认为在孩子那么多年的教养中,她对孩子不够了解:孩子有心事不会跟她敞开心扉地聊,他不知道孩子在学校遭受欺辱,不知道孩子有抑郁的倾向,不知道孩子早有自杀的念头,不知道孩子在自杀前跟一个同样内心扭曲的孩子在密谋一场谋杀。
一直以来她都以为孩子只是性格如此,就连孩子准备实施枪杀的那个早上,出门前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跟自己说了个“拜”,没曾想,波澜不惊的外表下,暗藏着一颗随时爆发的心。
不能说这个孩子有这样的行为是妈妈导致,但最起码他极端个性的形成跟这样冷漠的家庭氛围是有一定关系的。
最早研究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影响的是美国心理学家西蒙兹(p.m.symonds) ,他在研究中发现:被父母接受的孩子一般都表现出社会所需要的行为,如情绪稳定、兴趣广泛、富有同情心等。被父母拒绝的孩子大都情绪不稳定、冷漠、倔强并具有逆反心理。
2、好的教养方式,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孩子
好的家庭教养方式,是懂得在精神上“富养”孩子,这个精神上的“富养”一是要孩子学会吃苦,二是要孩子学会独立。
一则非常感人的泰国短视频,讲的是一位妈妈带着女儿卖菠萝,因为家里条件不好,他们靠卖菠萝为生。
一开始小女孩不会削菠萝,妈妈并没有用言语告诉她应该怎样怎样,而是故意放慢手上的速度,让孩子跟着学,看了几次之后,女孩就学会了。
看到其他小孩都在买冰棍吃,女孩渴望的眼神妈妈看在眼里。随后用菠萝做成了雪糕的样子,插上竹签,放在冷冻箱,自制“冰棍”就做成了。其他小朋友看见了,都想买他她的冰棍,妈妈跟她喜出望外。
第二天她们就做了很多,到最后有很多没有卖出去,她很疑惑地问妈妈“为什么别人家的生意都那么好”,妈妈并没有直接告诉她,而是让她去隔壁摊位观察,最后她发现:原来需要叫卖。
最后,在妈妈的鼓励下,女孩发出了第一声叫卖声:“谁买菠萝冰棍了,好吃的菠萝冰棍”,就在她的一次次尝试下,吸引来了很多顾客,她的菠萝冰棍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卖完了。
这位妈妈的做法令人敬佩,她知道没有伞的孩子,只有学会自己奔跑。就在她的一次次鼓励下,孩子在实践中变得越来越独立,越来越自信,这才是妈妈给女儿一辈子最好的礼物。
真正的“富养”并不是你要给孩子多么丰厚的物质条件,开着父母的奔驰在同学面前寻找优越感。真正的“富养”是让孩子拥有生活的能力,一个人最牛的炫耀资本,应该是自己。
就像安德鲁在《人生七年》里说的:金钱等没有实质性的东西,都不能长久地留下,而好的教育能让孩子们终身受用。
3、儿童期是孩子人生的奠基期
儿童期是人生的奠基期,是对孩子善良人格和优秀品质进行培养和造就的关键时期 。
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 (Diana Baumrind)通过“响应程度”和“要求程度”两个维度把家庭教育模式分为四类——权威性、独裁性、溺爱性、不作为性。
“响应程度”指的就是父母给孩子的爱。
“要求程度”指父母是否给孩子的行为制定一些规则。
儿童良好的发展,不仅需要关爱,还需要适当地限制。这四种模式中,权威性和溺爱性刚好在“响应程度”和“要求程度”上是截然相反的。
溺爱型家庭:对孩子低要求、高反应
溺爱型家庭中,父母对孩子只有关爱,什么都是无条件答应。但是对孩子违反规则的行为则没有相应的惩罚,要么视而不见,要么默认接受,很少让孩子对自己的过错负责,这样长时间地、过度地纵容,反而会让孩子失去理智和分寸。极易形成不良的个性,逆商低、自我控制能力很差、缺乏责任感、对父母依赖性强、常常以哭闹形式寻求即时满足,甚至偏好反社会的行为,因为在他们的理解中,一切行为都是合理的。
权威型:对孩子高要求、高反应
所谓权威型教养,指父母给孩子充分的关爱,在孩子提出要求之后,不是无条件地答应,而是善于倾听孩子的理由,觉得合理就满足孩子,觉得不合理,父母可以提出更适合孩子的要求。当然,在孩子犯了错误之后,也不会一贯纵容、视而不见,而是善于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权威型的家长跟孩子的沟通始终是平等的,尊重而不娇惯,从孩子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个性差异出发,因材施教。
戴安娜·鲍姆林德 (Diana Baumrind)的研究证明,权威型管教方式是比较可取的教养态度。
4、教育孩子:从小预防比长大补救更有效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瑞克·伯恩 [Eric Berne]说:从小就应使儿童培养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
为了杜绝种种悲剧的上演,唯一的办法就是:家长要从小给我们的孩子最正确的教育。教育孩子,从小预防比长大补救更有效。
①不娇惯、不溺爱,将眼光放长远
只顾着娇惯孩子的行为,是一种太过短视的行为。毕竟一辈子很长,家长能陪伴孩子走过的也就一大半时间,剩下的时间他要独自面对这个世界。
将孩子奉为至宝没有错,但是只需要给予浓浓的爱意,让他感觉生活在这个世界有家、有爱、有亲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足矣。要将眼光放长远,教会他们如何去爱别人,如何与这个世界友好相处,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因为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将来他还会有自己的小家,他会有自己的伴侣、孩子。他还会加入社会那个大家,在那个大家里他得做一个合法的公民。
所有的这些,都要从做一个好人开始,善良、真正、有爱、有担当、有责任感等等,是他身上必备的素质,这些都是要从一个小孩开始培养的。
②权威型管教,让孩子从小培养责任感
记得前段时间,孩子的同学浩浩来我家玩,我跟浩浩妈妈就在一边聊天,中途只听哗的一声,随后就听浩浩喊叫“阿姨,轩轩把书扔下去了”。
闻声赶过去才发现我家轩轩站在凳子上,把一本书从厕所的窗户扔了出去,原因是他两为了一本书争执不下,轩轩生气了就直接扔下去了,之所以他会去厕所,是因为其他卧室的窗户都有防护网。
看到这个情形,我没有暴怒,而是语气坚定地告诉轩轩“你这样就把书扔下去,你确定下面没有人,万一砸伤路人怎么办?你要对你的行为负责。”
浩浩妈妈在一旁说:“好了好了,教育一下就行了,这么小负什么责啊!”
但是我依然严肃地告诉轩轩:“你现在自己下去捡书去,万一有人被你的书砸到,你还要给人家道歉,得到别人原谅。万一别人被你砸伤,你还要负责陪着人家去医院。”听到这里,轩轩应该是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妈妈,我知道自己错了”。
看到他能意识到自己的过错,我就陪着他下去把书捡了上来,万幸没有砸到路人。
随后我又给他讲了很多真实事件,例如前段时间有小孩从楼上扔热水瓶,直接砸到路人致死,轩轩听得很认真。结束他告诉我“妈妈,没想到后果会这么严重,我以后再也不从楼上扔东西了,那样做是对别人的生命不负责任”。
相信以后再遇到类似情况,他都会想到今天的事情,也会三思而后行。对孩子的教育,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里积累起来的。
不要想着“没发生什么大事,就随他去了”,这样的思想最可怕,一旦发生,那后果可能就是无可挽回的了。
③春风化雨般感化比暴风骤雨式批评更有效
难免会有一些不服管教、不听劝的孩子,这种类型的孩子不能硬碰硬,要采取特殊的方法加以感化。有时候,温柔教育可能比暴风骤雨般的严厉批评更有用。
就像《正面管教》里的那句话:如果你总是在孩子面前指责他们的一个缺点,那最终孩子也会朝着相应的方向发展。面对他的顽劣,你如果还能够让他感觉到自尊心被保护,那么他会真正反省自己的,这才是管教的艺术。
好的家庭教养是孩子社会行为的底色,愿我们的孩子都远离底色悲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