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故事连载 | 丰 碑(37)草稿之二

故事连载 | 丰 碑(37)草稿之二

作者: 欧歌zy | 来源:发表于2022-10-29 21:50 被阅读0次

过了不到半个小时,宣传部刘部长打来电话,要唐诗过去,陪同摄制组下乡采访,并特地补充一句,已经看了他们的正规介绍信。唐诗心想,一定是那个女记者在宣传部奏了他一本,并出示了采访的官方文件。即便如此,陪同采访也就是当向导,不一定非得要自己去,便对刘部长说,我另派一个熟悉情况的人陪他们,行不行?刘部长说,还是你来吧,我也去,我们一道陪他们去。

刘部长是宣传部的资深副部长,他亲自出马,唐诗无话可说。

在宣传部门口,唐诗见到了摄制组成员,一共3人,两男一女。那女的大约四十上下,气度不凡,是那种徐娘半老风䪨犹存的范儿,见唐诗过来,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仿佛在说,小子,敢挂我电话!

唐诗懒得理她,和刘部长打声招呼,又和那两位男士握了握手,便领着大家向西坝口走去。

此行的目的地,是裕溪河边的东张村。和上次去蒋家河口一样,也是要走水路,只是路程要稍远一些。需要采访的人,是“渡江第一船”船主张孝华的小女儿。张孝华本人在70年代初已去世,大儿子张友香在渡江战役中和父亲同船共渡,并在战斗中负伤,战后,父子俩都被安排在巢县水上运输社工作。张友香身强力壮,工作有魄力,1957年,就在组织上准备提拔他当运输社支部书记时,突发脑溢血去世,黑发人走在白发人之前。现今张家的后人,留在东张村的只剩张孝华的小女儿张友吉。

其实就在不久前,唐诗在备课期间,曾专程去了一趟东张村,就张孝华的一些个人习性,采访了这个50多岁的小女儿张友吉。回来后的第二天,张友吉特地赶到党史办,把在家中翻找出来的父亲张孝华生前写的一封信的底稿,交给唐诗。她来的时候还带来两个七八岁的孙子孙女,唐诗陪她拉了会家常,还安排人上街买了点糖果饼干,招待那两个孩子,所以唐诗和这家人算是很熟悉的了。

渡船在裕溪河中破浪航行,河水清清,两岸青山时隐时现,间或有灰瓦白墙的小村庄一闪而过。摄制组中的那位壮汉是搞摄像的,见此情景,对唐诗笑了笑说:“你的家乡很美啊!”说着,搬起摄像机,趴在船头拍照起来。很敬业,看样子是要拍下一些背景镜头。

船在东张村的河埂边靠岸,唐诗首先跳下船,他也要开始工作了。站在河埂上,唐诗拿起照相机,对着陆续上岸的摄制组3人,连拍了几张,这是资料,要留存下来。

进村后,唐诗直接把人带到张家,张友吉已在门前等候,看样子张家已接到乡政府的通知。在张家门口,刘部长对唐诗说:“这边就交给你了,我到乡政府去一下。”唐诗这才想起,这里属于钓鱼乡,应该是刘部长的家乡,难怪他那么积极地要来陪同。

张友吉把客人领进自己的房间,房间里光线很暗,摄制组的人找到电源,接上一只随身带的射光灯,贼亮贼亮,随后立即开始工作。那位女记者负责提问,中年壮汉专门摄像,另一位年龄稍大一点男士手拿笔记本,不时记点什么,看样子是摄制组中的编导。

唐诗也跟着进了房间,见他们3人配合默契,不便插话,便拍了几张照片,退出房间。

闲着没事,唐诗走出村庄,在河埂上散步看风景。大约过了十几分钟,见刘部长领着两个中年人正向这边走来,唐诗迎上去询问,刘部长介绍说,这两位一个是乡里的书记,另一个是张孝华的孙子、张友香的大儿子。

唐诗一听大感意外,怎么突然冒出个张孝华孙子,这个孙子应该是张家的传人,以前采访张友吉时,怎么没听她提起这位亲侄子,不应该啊。这人是乡书记带过来的,肯定不会有假。

面对这个新情况,唐诗连忙掏出笔记本,开始即时采访。

相关文章

  • 故事连载 | 丰 碑(37)草稿之二

    过了不到半个小时,宣传部刘部长打来电话,要唐诗过去,陪同摄制组下乡采访,并特地补充一句,已经看了他们的正规介绍信。...

  • 故事连载 | 丰 碑(37)

    外地来客 “皖中地区民众武装的抗日第一枪之所以在巢县打响,”唐诗自问自答,“关键在于这4个人,即冯玉祥、冯宏谦、张...

  • 故事连载 | 丰 碑(37)草稿之一

    “皖中地区民众武装的抗日第一枪之所以在巢县打响,”唐诗自问自答,“关键在于这4个人,即冯玉祥、冯宏谦、张恺帆和冯文...

  • 故事连载 | 丰 碑(25)草稿之二

    (接前)回去后唐诗花了两天时间,写了一篇6000多字的《东进第一枪的那些事》,寄给《党史实录》编辑部,完成了文字宣...

  • 故事连载 | 丰 碑(33)草稿之二

    “哎呀!”部长惊叫道,“你的记忆力不错嘛,就那么一说,你都记下了?厉害!厉害!” 唐诗说:“这不是我的记忆力问题,...

  • 故事连载 | 丰 碑(32)草稿之二

    走在前面的是省党史办主任毕国兴,他抬眼看到站在大树下的唐诗,惊讶道:“你就一直等在这里?” 唐诗说:“我家离这里有...

  • 故事连载 | 丰 碑(35)草稿之二

    这个开场白,不卑不亢,既暗示了自己信心满满,又给听课的人以足够的尊重,话风新颖别致,成功地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赢得...

  • 故事连载 | 丰 碑(34)草稿之二

    “谢谢!谢谢!谢谢杨政委!”唐诗激动地把这幅字捧在手中,像孩子似的欢呼起来。 王一平语重心长地说:“唐主任,杨政委...

  • 故事连载 | 丰 碑(38)草稿之二

    吃了一会,年长编导用吩咐的语气对唐诗说:“主任,你给我们拍的那些工作照,到时候给我们寄过去。” 唐诗愣了一下,随即...

  • 故事连载 | 丰 碑(39)草稿之二

    “就这么多吗?可不要打埋伏噢。”唐诗首先来了个火力侦察。直觉告诉他,这两份资料在涉及面上似显过于单调,无为作为渡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故事连载 | 丰 碑(37)草稿之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agi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