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485503/c441cfcff3d1cbdd.jpg)
壹
前两天,卢浦大桥上一名17岁中学生不幸跳楼自杀,当场死亡。
![](https://img.haomeiwen.com/i4485503/b0a089a8715c158e.jpg)
当我在微博上看到这则新闻时,被震惊到了。是什么样的仇怨,能让这名花季少年决绝的跳下去。
其母讲述,与儿子在学校和同学产生矛盾的事情发生口角,其子突然打开车门,跳下大桥。
视屏里孩子跳下去那瞬间,母亲绝望的跪倒在地,捶足顿胸、悔恨不已的样子深深的印在我的眼睛里。
我看了看微博下的评论,有人说,在父母眼里,孩子的青春期就是叛逆期,打两下、吼两下就好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4485503/ebfb32548aca8270.jpg)
在父母眼里,孩子都是他们的附属品,怎么管教,都取决于他们自己(我指的是大部分中国式父母)
贰
朋友陆陆在看到这则新闻时,给我发来信息:好庆幸,当年我没有放弃自己。
看完泪目,我和朋友陆陆大概是青春叛逆期较典型的两个例子。
我是在放养式家庭中长大的,想活成什么样看你自己,除了大事父母要过问,其余的自己看着办。
朋友是在酷吏严刑般的封建式家庭中长大的,事事父母过问,交什么朋友也要父母同意,什么时候看书,什么时候出去玩,精确到分秒。
青春期的我们,在有了自己的自主意识后,以各种方式,反抗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
由于我的父母过于放养,我的青春期,并没有多大的起伏波澜。
最严厉的一次吵架,我和我妈闹崩了,两个人都哭了,我准备出门去,外公立刻拉着我的手,你去哪。
我妈在一旁看着我,我一下子也不知道说什么:我,我离家出走。
我妈一下子就哭了,外公问我,你离家出走去哪儿。我当时也蒙了,回奶奶家去。
青春期最叛逆的一件事在我狗熊般怂下,结束。
陆陆不一样,好像随着她进入青春期,她母亲也变本加厉的对待她。放学必须马上回家,每个月只有10块零钱,想买什么生活用品,要和父母说,每天晚上准时熄灯睡觉。
青春期的人都有自己的秘密,盛不下的都写在了日记里。陆陆的日记上着锁,放在柜子最深处,她妈妈一次打扫卫生的时候,发现了。
那阵仗,就像是火山爆发,地球毁灭。陆陆回家就让跪在门口,当着全家人的面,数落着陆陆日记本里的事情,声音之大引来邻居围观,仿佛来劝的邻居都是她的看客,更大声的数落陆陆。
那天想必也是逼急了,陆陆看着越来越多的人,紧绷的情绪也到达了一定程度,她蹭的一下站起来,拿过客厅的水果刀,毫不犹疑的割向手腕,血溅的到处都是。
她妈吓蒙了,而后,嚎啕大哭起来。倒是她爸反应过来,拿了布包裹起来送医院。
这样的事情,发生在陆陆身上,好几次,她妈并没有引以为戒,只要陆陆做的不好,便破口大骂。
同龄人的手臂上干干净净、白白嫩嫩,她的手臂上是各种伤痕,用针刺的、刀划的、衣架打的。
都是陆陆自己干的。
有时候,她妈在背后骂,她就立刻跑回房间,她妈每说一句,她就在身上划一刀,以此来发泄心中的不快,抑郁症就是那个时候种下的。
若不是上大学离开家,我想我现在根本见不到她。
叁
每个人都有青春期,哪怕是做父母的他们也是从青春期走过来的,只是,大人当惯了。
他们当年的青春期,多半在社会的大环境和父母的严厉压迫下,妥协着走过来。
所以,面对同样是青春期的孩子,便用同样的方式打压。
若是屈服了,便有一种引以为傲的高傲感,用自己曾经的经历告诉孩子,反抗父母是行不通的。
若是不屈服,就一直打到屈服。
我一直认为,父母不能用自己的经历,来完全否决一个孩子的自主意识,因为时代在变,父母当年的那一套根本不适用于现下。
当年父母打孩子也就打了,现在,打了孩子就是家暴。
父母其实应当同孩子一起学习,学习适应这个社会,学会和孩子相处,学会怎么样才能减少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而不是助威。
父母给的最好的礼物是理解和支持。
所谓的理解和支持,不是孩子买只笔,也要问清楚在哪里买,买多少,而是大方的给钱,让孩子自己做主。
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又或者理性分析事情的根因,帮助孩子了解到自己处于什么状态。
这才是父母和孩子之间应该有的状态。一味的打压孩子,伤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不说,也不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产生各种后遗症。
我曾经问我爸妈,你们是希望我以后和你们一样,还是不一样。
老爸的回答是不一样。所以在很多事情让,只要我能说服他,他也能尊重我的意见。
大约,我是在放养式家庭中成长,感受到自在的同时,也学会自己去排泄生活中不愉快的事情,自己想办法解决。
但,即使是放养式家庭,我和父母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矛盾,毕竟是两代人,观点和理念总归是不同的,我也会因为和父母的矛盾而变得焦躁、愤懑。
可能是逐渐长大,渐渐地也理解他们了,但理解不代表认同。
父母的理解和支持有时候就像是一剂解药,能让孩子安心去做自己的事情,不必为后院着火而陷入两难。
文/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