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花源记》在我们读初中的时候都是要求背诵全文的,小编现在都能背上个一两句,但那个时候完全没有想过其实桃花源是个鬼故事。全文以及翻译在这里就不再赘诉了,我们直接进入重点。
疑点一:阡陌交通

阡,一意是“田间小路”,但还有一种含义“通往坟墓的道路”。陌的含义也有另外一个意思,是指用于旧时祭奠所烧的纸钱,约相当于"叠"。例如: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这句话出自关汉卿《窦娥冤》,纸钱也被称之为陌钱。
疑点二:忽逢桃花林+落英缤纷

如果观看表面的话,“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个场景看上去就像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一样唯美。但考虑到桃花源记是鬼故事,就不自觉的会想到,桃树在传说中是有辟邪功能的植物,很多降妖伏魔的道长都会用到一把桃木剑,所以能经常作为阴阳两界的屏障;桃花四月初飘落,即清明节前后,落英缤纷即满天纷飞的纸钱。
疑点三: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这句话一直让人感到疑惑,如果桃花源里面生活在秦朝战乱时期的人,那他们的衣着甚至是语言可能都与当时的晋朝不一样。可这里生活的男女的衣服和外面人一样,这就很诡异了。而有人猜想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种就是他们是鬼,所以渔人看到的只是他认为应该看到的,所以衣服才能保持一致。第二种可是能他们死了,但他们有一部分的后人,没有忘记他们的祖先,给他们烧来纸衣,所以衣服一致。
疑点四:南阳刘子骥

由于这个地方个坟场,而渔人去的地方可能就是这些死人的残念化成的死人国,所以那个太守自然是找不到的。而南阳刘子骥在寻找过程中可能发现了这是个死人国,最后病死才得以找到这个桃花源。读书的时候根本没啥感觉,现在一看的确是让人思细级恐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