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追风筝的人》

《追风筝的人》

作者: 哲思领读 | 来源:发表于2018-10-09 16:51 被阅读0次

    与《追风筝的人》这本书相识,是一个暖阳高照的秋日。当时是因为封面上的那句话:为你,千千万万遍。许多时候我们总会在不经意间被一句话打动,就像我看《岛上书店》,也是因为封面上的一句话: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一直在下,却无芭蕉可打,也无旁人可话。于是合着雨声,想要再看一看那个感动我许久的故事,会一会那些曾让我数次落泪的人们。

    简媜说,回忆若能下酒,往事便作一场宿醉。可宿醉过后,人依旧会醒。这样便有了《追风筝的人》许许多多经典语录中的一句:“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回首前尘,我意识到在过去二十六年里,自己始终在窥视着那条荒芜的小径”。

    曾看过许多书籍,大多都将人性、欲望、伪善揭露的淋漓尽致,让人叹为观止的同时也不断对人性产生着不可抑制的怀疑与恶意揣测。直到遇见《追风筝的人》,遇见the Kite Runner。于是,我更愿意相信《皮囊》中所写的,人生或许就是一具皮囊打包带着一颗心的羁旅。

    《追风筝的人》这部小说的主角,是一个叫阿米尔的男孩。他的人生分为两个时期,幼年时期和到了美国之后。当画卷慢慢展开,我们看到阿米尔少爷和他的仆人哈桑总是结伴出现在阳光明媚的喀布尔,那里的孩子们在大街上毫无顾忌地追逐着风筝。

    12岁的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他的仆人哈桑情同手足,一起长大。哈桑善良、正直,对阿米尔忠心耿耿,阿米尔沉迷读书,性格却有些怯懦。每当有人欺负他的时候,哈桑总是挺身而出。阿米尔因为受不到父亲的关爱而倍感沮丧。于是在一次风筝比赛中勇夺冠军,期望能得到父亲的关爱。哈桑在为他追逐风筝的过程中被阿塞夫等人羞辱,目睹这一切的阿米尔并没有挺身而出,选择了逃避。

    之后的日子再也回不到从前,哈桑的原谅反而让阿米尔更加自责。接下来的时间,他刻意回避着哈桑,也不断想要激怒哈桑,以此来减轻自己心中的愧疚。哈桑并没有察觉到阿米尔内心的挣扎,他依然对阿米尔忠心耿耿,把他当作自己最好的朋友。罪恶感日益深重的阿米尔选择诬陷哈桑偷东西并赶走了他,面对背叛和误解的哈桑再次保护了阿米尔,一言不发地离开了。

    后来俄军入侵阿富汗,阿米尔和父亲逃到美国,彻底和哈桑断了联系。美国,对爸爸来说是个哀悼过去的地方,对阿米尔来说却是埋葬往事的地方。阿米尔在美国结婚并成为了知名作家,当年的愧疚却深埋在心底,如影随形。

    直到父亲生前的挚友拉辛汗从巴基斯坦打来电话,阿米尔返回阿富汗,才得知哈桑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知道了哈桑不幸遇难的消息。阿米尔一时无法接受,正如书上所写的,“我希望拉辛汗没有把真相告诉我。但他告诉我了,它让我明白我的一生,早在1975年冬天之前,回溯到那个哈扎拉人还在哺育我的时候,种种谎言、背叛和秘密,就已经开始轮回”。

    拉辛汗请求阿米尔去喀布尔找到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并带回美国时,阿米尔犹豫了很长时间。“那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拉辛汗这样说道。阿米尔得知拉辛汗传唤他来这里的理由,不只是为了洗刷自己的罪过,还有爸爸的罪过。在安逸幸福的美国和战火连天的喀布尔,阿米尔选择了后者,选择了一条终结轮回的路。索拉雅的经历让她谅解并支持丈夫阿米尔的选择。

    带回索拉博的过程并不容易,索拉博落入了塔利班头目的手里。而这个头目正是阿米尔和哈桑幼时的死对头阿塞夫。为了把索拉博从阿塞夫手中解救出来,阿米尔被毒打的体无完肤,可他在那一刻觉得前所未有的安心。

    由于阿米尔伤势过重,索拉博又被送进了孤儿院。经过各种磨难后,阿米尔终于把索拉博带回美国。阿米尔和妻子索拉雅努力地弥补着索拉博心中的创伤,但凄惨的往事给索拉博留下的伤痛太深,他对生活曾经有过的黑暗忍气吞声照单全收,眼神空洞并拒绝与其他人说话。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一年多。

    一年后的某个阴冷的雨天,索拉博在看见阿米尔割断对手风筝线的时候露出了浅浅的笑容。“为你,千千万万遍”。阿米尔对索拉博说,一如哈桑当年对阿米尔。

    胡赛尼说,在阿富汗,结局才是最重要的。而我们大多数人,也想知道故事的结局是不是幸福。

    这个故事以索拉博的一个浅淡的微笑和奔跑着追逐风筝的阿米尔做结。而那只是一个的微笑,它没有让所有事情恢复正常,也没有让任何事情恢复正常。“像是树林中的一片叶子,在惊鸟的飞起中晃动着。但我会迎接它,张开双臂”。作者在书中这样写道。

    故事的结尾并没有如我们期望的那般的美满团圆。但那个尚未盛放就已经凋谢的梦想,那个阿米尔和妻子对索拉博的梦想,或许终有一天,得以绽放。

    毕竟,生活不是电影,生活也总会继续。我们大多时候都会像作者写的那样,不关心开始或结束、成功或失败、危在旦夕或柳暗花明,只顾像游牧部落那样风尘仆仆地缓慢前进。

    《追风筝的人》被称为“感动千万人之作”。小说中穿插着阿富汗的历史,以作者自身的经历为原型,哈桑、拉辛汗以及爸爸等人物跃然眼前。

    纽约时报曾盛赞这本小说,华盛顿邮报也给出了很高的评价:“没有虚矫赘文,没有无病呻吟,只有精炼的篇章,细腻的勾勒。故事娓娓道来,亲笔淡描,近似川端康成的《千只鹤》“。影版《追风筝的人》由美国著名导演马克.福斯特搬上荧幕,更是获得了第八十届奥斯卡金像奖,第六十届美国金球奖。

    卡勒德.胡赛尼笔下的阿富汗,是一个也曾平静安详的国度,那里的百姓安居乐业。那是我们不曾了解过的阿富汗,也是我们迄今为止再也见不到的阿富汗。

    信任与背叛,罪责与救赎,黑暗与光明,不断交织牵扯着,于是有了阿米尔最终踏上救赎之路的旅程。那不仅仅是回溯过往,也不单单是救赎,还有对曾经的时光深深缅怀。

    一直觉得这本书是我读过的书籍中最温暖的一本,究其原因,不过是我在看书时的揣测与作者所描述的故事大相径庭。

    哈桑的离开,我曾数次认为这是悲剧的转折,就如同大多数的故事一般,具有的可预见性的悲剧结尾。我猜不到开头,也没有压中结尾。细腻动人的故事,因为有了那些黑暗,才显得光亮更加温暖人心。

    书上说,我读古人的记叙,总觉得,那些孤魂野鬼,他们所渴望的,不过是转世为人,再得一具皮囊。

    温暖的、逸乐的、疼痛的、脆弱的、可耻的皮囊。可我更愿意相信,那大多数的皮囊,依旧是温暖如初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追风筝的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aky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