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谈写作》第三章《文章的题目》读后感
关于文章的题目我有话说写文章要有题目,这是谁都知道的事儿。
文章的题目,我觉得就是整篇文章的眼睛。
我们常常说,这个人眉眼好,眉眼好人就漂亮。人漂亮了,第一印象就让人有好感。文章也一样,题目吸引人,读者才有阅读兴趣。
所以,题目的事儿非常非常重要。
我们说的文章,是广义的说法。文章至少分为——论文、专著、专题报告等 。所有文章都要有题目了,才能写起。
题目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不出两端,一个是别人出,一个是自己选。
我们从小学到大学的作文,都是由老师或者是别人出。
封建社会的考试是代圣人立言,万万不能离题的,否则不但中不了秀才、举人或进士,严重的还有杀头的危险。
至于学术研究,有的题目由国家领导部门出题目,你根据题目写成研究报告。也有的部门制订科研规划,规划上列出一些题目,供选题参考。一般说来,选择的自由不大。
以上都属于“别人出”的范畴。
至于“自己选”,表面上看起来是比较自由的。然而实际上也不尽然,你自己选定的题目,话却不一定能尽情吐露。只能说一定的话,话也只说到一定的程度。
所以先生提出一个观点——从杂志缝里找文章。
每一位学者,都必须尽量多地、尽量及时地,阅读中外有关的杂志。
在阅读中,认为观点正确,则心领神会。认为不正确,则自己必有自己的想法。
阅读既多,则融会贯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新见解,发而为文,对自己这一门学问会有所推动。
这就是“从杂志缝里找文章”。
先生说——我们应当经常不断地阅读中外杂志,结合随时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一心一意地“从杂志缝里找文章”。
先生的话,是不是让我们茅塞顿开,有醍醐灌顶之感?
我想,许多感到写文写不下去,无话可说的人,其实是因为我们有点浮躁和急功近利了。太想一步登天了!
写文章相当于是我们学问的输出,我们没有好的输入,谈何输出?
我们自己不知道事物发展的新动向,也得不到创新的灵感,抱残守缺,鼠目寸光,怎么能写出好文章。
一开始参加29天魔营时,很不习惯让主编命题作文。现在我觉得命题作文好写,因为大致有一个脉络,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你尽可能的发挥。不用太用脑思考。
相反,自己选的题目看似好写,实则难为。因为无边无际,又怕自己的思维有所偏颇。
刘主编说过,我们写文的人要有狭义精神,你输出的导向要正确和向上。
一番连自己都不知所云的话,不是浪费自己和别人的时间和精力吗?
文章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这个眼睛的形成,要我们多读多看。
多读多看中外名著,看成功人士的文章。看书就相当于和有智慧的人交谈,在阅读中,让文中的智慧和我们的智慧碰撞,然后变成我们更大的智慧。
所以说,阅读,是心的旅行。
当你心中充满智慧,你才总是有话想说。我们的想说的话都可以凝练成一句简单明了的话,这句话我认为就是文章的题目。
那么这句重要的话,怎样才能吸引到别人的眼球,对你的文章有阅读欲呢?
这就需要你动脑筋想想了。我个人喜欢用反问句,能很好的抓住读者的心。
比如——《今天你勇敢了吗?》《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是吧?》《你,会爱我吗?》
如果是叙事和写人的文章,我喜欢用赞扬或评价的话。
比如——《你真的很棒!》
其实我也没有太多固定的格式,而且我也不想让自己有固定的格式。
怎样定题目,还需要你自己的经验和悟性。而经验和悟性,是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上的。
所以,还是老调调没错——多读书吧!开卷有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