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曾经铭记的格言也被现在的孩子们传诵。这句话被我默许了30多年,直到看到孩子学习的状态才打破,原来学习可以是快乐的!
一直想写一个关于学习的话题,总是觉得时机不成熟,我总想等自己的孩子有所成就才可以回忆过去的教育方式,才能理所应当的给大家分享。
前几天几个同学一起讨论了这个话题,孩子不愿意学习,做作业得靠催,大家劝说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不应该插手,得给孩子自由的思考空间,但是不管的话,孩子会不会更不上心,一落千丈呢,所以恰巧不巧的遇到一个世纪难题,卷卷不起来,躺又躺不平的局面,家长夹在母慈子孝与鸡飞狗跳中间左右为难。
这样的问题,这样的心理,我也有过,担心,焦虑,生气,爱不得也恨不得。
我们总是在问题的两端摇摆,要不卷,要不躺。中间就是孩子的自由野蛮生长。其实中间的过程才真正需要我们追求的,那就是引导。
有人说孩子不爱学习是因为他没有看过社会,见过众生,孩子生长在蜜罐里无忧无虑,不懂得世界的真相,我们应该让孩子去吃苦,被甩到尘埃里,看看那些为了生计可怜的人们,让他去搬砖,让他去锄地,让他拾荒,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方法,有些孩子害怕未来,开始琢磨学习,开始为了逃避这样的生活去学习,但是这个都不是让孩子爱上学习的方法。
世界的真相不只有一个悲,还有一个壮,我们更应该让孩子看的是世间的美好,相信每个人都有向好的能力。
1.书中自有黄金屋,我们需要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每天固定的时间给孩子讲书,这时候孩子已经开始对一个类目的书籍产生兴趣,或是动物或是植物或是天文或是地理,家长只要观察到热爱,投其所好,买各种类目喂饱孩子的好奇心,我记得我家孩子当时喜欢恐龙,一套恐龙书讲的已经会背下来每次都是口干舌燥,但是孩子仍然大大的眼睛渴求知识。于是买了很多类似书,孩子已经不满足讲书,自己学了半边拼音就开始自己读书。
如果你的娃已经长大没有读书的习惯,那请你给家里置办书架放上好书,然后自己引领读书,当你读到精髓两眼放光滔滔不绝的分享孩子都会好奇的凑过来。
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鼓励家长们多带孩子去旅行,周末爬爬附近的山丘,蹚蹚周围的小河,寒暑假带娃来一次远行,现在的孩子和大自然接触的时间太短,我们要的是亲子互动,要的是微风吹动脸庞的感受,要的是气喘吁吁的经历,要的是爬爬歇歇坚持的信念,要的是眼睛读过高端,见过繁华,孩子的经历越丰富,他未来成长蜕变的越快。
3.艺术给生活增添了一抹色彩。我们可以带娃感受一下音乐会,看一场电影,欣赏一次画展,打卡所有的博物馆,你不需要刻意带娃,甚至写个读后感,谈感想,只要家长自己沉浸其中,能在感动的时候眼圈泛红,能在兴奋的时候毫无保留的鼓掌,能跟着乐曲一起舞动,孩子一定会爱上某种感觉,有了艺术,他就不会孤单,这些都是他未来成长路上的力量。
4.要相信榜样的力量,我们自己无力的时候,可以帮助 孩子寻找一个榜样,我们能利用媒体的力量,给孩子报个兴趣班,报几节网课,看一些文化类的节目,当主人公侃侃而谈,滔滔不绝的输出,孩子会喜欢上这样积极向上的感觉,相信每个人都喜欢让人爱戴,簇拥,欣赏,记得我家孩子小学五年级,给他报了余秋雨的大师课,只有短短的1个小时他喜欢的不得了,不停的发言,只为了得到老师的签名书签,这个书签一直用到现在。
5.有目的的培养孩子的特定科目,比如我会和孩子一起背诵诗词,当然和学习不会关联,因为没有考核,只为了欣赏。一家人每天去记一首自己喜欢的诗词,每个人都用自己的角度剖析,去分享自己的心得,参与其中,适当表扬孩子,当老师说将来你们会学到李白的将进酒,孩子在课上落落大方的背诵,孩子的价值感成就感爆棚,他就爱上了学习。这些积累都会在未来开花结果。我记得晚饭后孩子和我散步的时候玩飞花令,能一直背到晚上11点不肯上楼,原来知识可以这样的有趣。
6.眼光放远,我们要的是长期的目标,不短视,不功利,坚持不急躁,不打击,不放弃的信念,我们就这样爱着孩子,护着孩子,这片庄稼不生长咱们就换片地继续耕耘。
7.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和谐的家庭环境,先修夫妻关系再修父子母女关系等,如果孩子处在一个焦躁不安或者暴力的环境下孩子是无法专注学习,他分泌过多的肾上腺素,大脑时刻出于紧张备战的状态就不利于他的记忆,从而影响学习效果,所以要求夫妻同频共振,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轻松的氛围。
当孩子有了兴趣,点燃了学习的动力,想成为想成为的人,我们自然轻松自在,那时候就是自己的教育果实。
如果把娃比喻成打工人,孩子一天工作八小时不给钱,还带工作回家,做不好还被指责,又如何能爱上学习呢?
我们做的是一个长期的计划,不会因为一次没考100分发脾气,也不会因为晚做了会作业就给孩子贴上不爱学习的标签,我们家长就要用各种方法引导孩子爱上学习,放松心态,淡定执着,时刻记得我们是大人,他是个孩子!
育儿的路很长,我还在路上,前方一片坦途,等你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