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二十二,桃仁虫药类方

二十二,桃仁虫药类方

作者: 名曰伤寒 | 来源:发表于2017-12-22 16:14 被阅读0次

    虫药

    ......

    下瘀血汤

    原文:病人如有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宜下瘀血汤。

    师曰:产妇腹痛,法当以枳实芍药散,假令不愈者,此为腹中有干血著脐下,宜下瘀血汤主之;亦主经水不利。

    原方:大黄二两 桃仁二十枚 地鳖虫二十枚(熬,去足) 上三味,末之,炼蜜合为四丸,以酒一升,煎一丸,取八合,顿服之。新血下如豚肝。

    水中火医案:就在今年,我(我指的是水中火的朋友)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证实了中医治疗狂犬病的确有效,五月初的时候,我被野猫咬了一口,我当时心想:反正中医能够治愈狂犬病,如果去打针的话,连续五天每天从独塑湖这边到三香路来回公交都是三个小时,而且破伤风加狂犬病疫苗加起来都是400元,劳命又伤财,我侥幸地想又不一定感染上,所以我最后还是决定没有去。大约半个月后,我出现了一些类似感冒的症状,还不由自主地咬牙,弓脚掌,开始我还以为是普通的感冒,用了桂枝汤后感觉舒服一点,可还是没缓解症状。后头我才想起被猫咬的事情,我记得朋友水中火说过下淤血汤可以治疗狂犬病。于是我就吃了几副,但是也没有什么效果。这时心中开始异常恐慌,又不能去医院,那更是死路一条。我感觉患这个病尤其怕吹风,一吹风就喉咙发紧,吃一颗大黄蛰虫丸,可以缓解一下。我现在怀疑是蛴螬这味药起的作用,据说破伤风的病人发病的时候,马上用蛴螬挤出来的液体敷在牙齿上,就能治愈。我自己的亲身体会告诉我,这个狂犬病早中期的发病症状非常类似破伤风,后来我的病情可能发展到了中期,出现了很怕听到声响的症状,一听到声音,心中就不安,害怕,那种害怕不是怕死的害怕,我觉得是一种本能的害怕,可能还没到晚期,我感觉人的意识还是清醒的,后头,我打电话咨询朋友水中火,他告诉我狂犬病要到中晚期才形成淤血,如果病情还在早期的时候,吃下淤血汤就早了,所以无效。最后我还是决定吃下淤血汤,可喜的是这次吃有了效果,早上吃的,大便一天好几次,反正一肚子有反应,就上厕所,拉的全是那种带有淤血的,拉好了就想上床休息,那三天我感觉人异常疲乏,白天除了吃饭,就是躺在床上睡,晚上还更好睡了。三天过后,我感觉到人的精力有了明显恢复,有力气了,后来我再吃下淤血汤,每天就只有一次大便了。等我病完全好了之后,问朋友水中火,为什么一开始吃下淤血汤的时候,就没有这个效果?他告知,那是因为当时身体里面还没有形成淤血,只是风证,所以出现了类似于桂枝汤的中风症状,鼻子眼睛流水出来,典型的症状、还有就是吹了风之后,喉咙发紧。看来,“疯”狗的这个疯字为什么有个“风”字,也是有原因的。你看道家这个预防狂犬病的逐瘛汤 麻黄15克、川乌6克、草乌6克、细辛4克、荆芥10克、防风15克、连翘12克、薄荷10克、白芷10克、蒙花12克、银花15克、僵蚕10克、全虫lO克、蝉蜕10克、红娘10克、夏枯草18克、甘草6克、棕树根60克,除了红娘是化淤的,其余的药全是去风解毒的,看来狂犬病在潜伏阶段和早期还是以风证为主. ,风伤厥阴,下传阳明,而淤血应该是属于阳明的,这是外邪致病.当然我想还有本气自病的淤血病。我在实践仲景方的时候,也是深信原方,尽量不乱加减。

    唐明藻医案:摘自1983年的《四川中医》第6期第25页 南充地区华云铁厂卫生所 唐明藻

    逐瘛汤为道家所创(房氏三人)。笔者使用此方治疗狂犬病,经30年来的观察,疗效甚好,特介绍如下

    逐瘛汤方药组成:麻黄15克 二乌各6克 细辛4克 荆芥10克 防风15克 连翘12克 薄荷10克 白芷10克 蒙花12克 夏枯草18克 银花15克 僵蚕10克 全虫10克 蝉退10克 红娘10克 甘草6克 棕树根60克 白酒200毫升。水煎服,一日一剂,可连服三剂。服药后避风,使其出汗,出汗越多,疗效就越好。

    疗效说明:56年4月,有一天中和镇逢场,赶场的人甚多,突然有一狂犬直奔而来,一连咬伤50多人,中和卫生部门将这50多人采取集中治疗,共分两个组,第一组20多人,用狂犬疫苗注射,第二组20多人用逐瘛汤内服治疗,两组疗效对比:第一组在治疗的三周,有一人狂犬病发作;第二组无一人发生狂犬病。

    ......

    抵当汤

    原文:1.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伤寒论》(124)

    2.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伤寒论》(125)

    3.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畜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伤寒论》(237)

    4.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喜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当汤。《伤寒论》(257)

    5.妇人经水不利下,抵当汤主之。亦治男子膀胱满急有瘀血者。《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原方:水蛭三十个,熬 虻虫三十枚,熬,去翅足  桃仁二十个,去皮尖  大黄三两,酒洗   上四味,为末,以水五升,煮取 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注:大便色黑者,疑消化道出血,须做粪便隐血检查,又名大便潜血检查。

    ......

    抵当丸

    原文: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伤寒论》(126)

    原方:水蛭二十个,熬 虻虫二十枚,去翅足,熬 桃仁二十五个,去皮尖 大黄三两 上四味,捣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时当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

    土瓜根散

    原文: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土瓜根散主之。

    原方:土瓜根、桂枝、芍药、蟅虫各等分。

    注:水中火:现在的药店已经不办此药。仲景书中的土瓜根指的是葫芦科植物赤瓟 ,而现在淘宝网上卖的土瓜根是葫芦科植物王瓜,这种土瓜根的伪品服用后会导致严重的腹泻,是没有搞清楚仲景的药材基源所致。由于很难买到正品,不得已以赤瓟的种子赤包子代替土瓜根,所以,患者实际用了 赤包子3捣碎 白芍药3 桂枝 3 蟅虫(地鳖)3 黄酒水煎煮服用。土瓜根 神农言其能治疗瘀血月闭,蟅虫(地鳖)更是仲景书中治疗淤血之大有力之神药。

    ......

    大黄蟅虫丸

    原文: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荣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蟅虫丸主之。《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原方:大黄十分,蒸  黄芩二两 甘草三两 桃仁一升 杏仁一升 芍药四两 干地黄十两 干漆一两 虻虫一升 水蛭百枚 蛴螬一升 蟅虫半升 右十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酒饮服五丸,日三服。

    注:

    夜雨寄北:那日与朋友聊起脂溢性皮炎,脂溢性脱发。说到曾学刘渡舟老师经验,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治疗过一个脂溢性皮炎伴脂溢性脱发,脉有力的小青年有效。于是聊到,如果是脉无力的脂溢性皮炎病人呢?朋友回忆到,曾网诊治一脸部脂溢性皮炎的病人,久治不效,后来实在没办法,见其有浓重的黑眼圈,自诉脉搏跳动无力,让病人买同仁堂的大黄蛰虫丸服用,一天两次,一次一丸。结果十天后,病人黑眼圈没有好,反而脂溢性皮炎好了。

    后来查阅大黄蛰虫丸的条文,方理解可把脂溢性皮炎理解为肌肤甲错,脉无力考虑为虚劳病。推而言之,大黄蛰虫丸应能治疗多种脉无力的顽固性皮肤病,如银屑病,鱼鳞病,顽固性湿疹、皮炎,周围血管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紫癜等。

    附:刘渡舟治余某,男,42岁。患脂溢性脱发,每日晨起,枕头旁落发成片,用梳子梳头时头发脱落更多,头顶部毛发稀疏见秃,头皮搔痒难忍,以手指揩而嗅之,有一股难闻的臭味。舌质红绛,脉数。辨为心火上炎,血不荣发。大黄 6g,黄连 6g,黄芩 6g;3剂。服药后,小便色黄如柏汁,大便泻利,热从二便而去。从此,头皮痒止而发不再落。

    夜雨寄北:大黄蛰虫丸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第六》篇,依据药物组成体现其病机为阴血虚有热有久瘀。症状表现为肌肤甲错,两目黯黑,腹满,内有干血,虚极羸瘦。而鱼鳞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粗糙,伴有鱼鳞状脱屑,冬重而夏轻。从图片来看,鱼鳞病就是典型的肌肤甲错。

    《金匮要略》里关于肌肤甲错的条文和处方有

    1、血痹虚劳病第六篇

    大黄蛰虫丸 ——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

    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蟅虫丸主之。

    2、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第七篇

    千金苇茎汤——胸中甲错

    《千金》苇茎汤 治咳有微热,烦满,胸中甲错,是为肺痈。

    3、水气病第十四篇

    ——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甲错。

    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食已汗出,又身常暮盗汗出者,此劳气也,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目闰 。目闰 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芪汤主之。

    4、疮痈肠痈浸淫病第十八篇

    薏苡附子败酱散——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

    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腹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鱼鳞病不属于肠痈病,不属于肺痈病,不属于黄汗病。那么,属于虚劳病大黄蛰虫丸证的可能性最大。

    如高永祥治王某某,男性,10岁,1987年6月5日就诊。病者初生三个月后,其母发现双下肢及腹部皮肤发硬,苍黑,触之刺手。五个月后,下肢及腹部皮肤呈鱼鳞状敷盖,僵硬。温水洗后,部分脱落,二日后又呈鳞状。视其舌质淡蓝,诊其脉沉而涩,肤呈甲错状,瘀血症当无疑问。血瘀肌肤,肌腠失养而致上证。治以行其血,化其瘀。嘱服大黄蛰虫丸。日二次,每次1丸。兼服苍术膏(苍术500克,水煎二次,去渣,浓缩成膏,加白蜜500克,搅匀)每日二次,每次2匙。一月后鳞甲脱失,皮肤变为柔软,症状缓解,追访四个月,再没鳞癣出现。

    患者瘀血内阻,新血不生,肌肤失养,发为肌肤甲错。病延十年,舌质淡蓝,脉沉而涩,可知其瘀血之重,必致大实有赢状之候,正宜大黄蛰虫丸法。目前大黄蛰虫丸有同仁堂的蜜丸成药可购买,方便安全,根据医圣的条文,是否用酒服药疗效更快呢?

    医案: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谢新阳:王某,男,57岁,1986年10月14日初诊。双膝关节肿大疼痛不能行走4年,经中西药多方与激光、针灸等法治疗,效果不显。症见:双膝关节肿大如鹤膝,膝上至髀、膝下至踝已枯细,大肉尽脱,但存皮骨,形体消瘦,步履艰难,膝关节麻木冷痛,舌苔薄白,脉虚弱。予大黄庶虫丸汤7剂后,双膝肿大渐消,疼痛减轻,步履如常。原方加鹿胶、杜仲续服半月,复经休息调养而愈。随访两年,未见复发。

    聂印:患者 陈某 男 40岁 工人,3月前强力负重将腰扭伤,经治疗后好转上班。此后,每逢劳累,负重,说笑,稍不留心即突然腰疼不能活动,俯仰及转侧受限,行走困难,甚则呼吸咳嗽均感疼痛难忍,每月数次,每次需卧床数天方可缓解。自述腰部常有冷感,两腿膝关节以下有时麻木,舌淡苔白,边有瘀斑,两脉寸关弦紧,尺脉沉涩。此病与金贵“劳伤”相近,宜攻补兼施,给大黄蛰虫丸,每次一丸,日两服。一周后,腰疼消失,两周后腰冷膝麻明显减轻。继服一周,以资巩固。追访半年余,再未复发。

    高永祥:尚某 女 34岁,半年来腹胀满难忍,晨起轻下午重,入夜尤甚。每到下午恐惧腹胀而不敢饮食,常需他人按揉腹部数小时方可缓解。诊视其腹平坦,并无胀满压痛,肝脾不大,肝功正常,X线钡餐检查无异常。其脉沉而涩,舌质淡蓝。用大黄蛰虫丸,每次一丸,日两次。一周后明显减轻,再服20日病愈,随访一年未发。

    按:尤在泾曰:腹不满,其人言我满。外无形而内实有滞,知其血积在阴而非气雍在阳也,顾曰为有淤血。

    唐高丽:患者 男 30岁,无明显原因而头部阵发性剧痛5个月,作脑血流图为血管波动性供血不足。为钝痛固定于头后部及头顶,发作时痛苦不堪,寝食不安。其面色晦暗,形体消瘦,舌瘦小少津,脉弦细涩。此为淤血所致,久病入络。给大黄蛰虫丸变汤剂,服后大便并无改变,遂改为每日2剂。3三天后症状减轻,半月后病愈,脑血流图正常。随访一年未发。

    张胜荣:张某 女 37岁,失眠4年,心中烦乱,恶梦纷坛,纳少便干,经量少色黑有块。面色晦暗,舌黯有瘀点,苔黄脉涩。证因劳伤,心血暗耗,血脉离经而成干血。予大黄蛰虫丸,每日4丸,3天后症大减,共服药50余丸,睡眠正常,月经增多,始黑后红,舌质转淡。

    唐高丽:女 55岁,患糖尿病3年,就诊时只觉口干口渴,多食多尿不明显。大便干,伴阵发性胸背刺痛,舌紫黯,苔白腻,脉弦缓。查血糖149毫克,尿糖(++++)。24小时尿糖定量30克。心电图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参其脉证,考虑为淤血所致,胸背刺痛也为淤血之证。给予大黄蛰虫丸每日2次,服药数天口渴即减轻,一周后尿糖转阴,两周后血糖正常,胸背疼痛明显减轻,2月后心电图明显改善。

    白炳森:赵某 女 26岁。5年来经痛不调,量少,夹紫色於块,近半年渐成闭经。医院诊断为子宫内膜结核,中西医治疗无效。体瘦,骨蒸,手足心热,肌肤甲错。舌暗红,少苔,脉象沉细。经服丹栀逍遥散,疏肝育阴汤,血府逐瘀汤等,无效。改用大黄蛰虫丸,早晚各一丸。服一月,月经即至,连服3月基本正常。

    ......

    鳖甲煎丸

    原文: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解;如其不差,当云何?师曰:此结为癥瘕,名曰疟母,急治之,宜鳖甲煎丸。《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原方:鳖甲十二分,炙  乌扇三分,烧  黄芩三分  柴胡六分  鼠妇三分,熬  干姜三分  大黄三分  芍药五分  桂枝三分  葶苈一分,熬  石苇三分,去毛  厚朴三分  牡丹五分,去心  瞿麦二分  紫葳三分  半夏一分  人参一分  蟅虫五分,熬  阿胶三分,炙  蜂窠四分,炙  赤硝十二分  蜣螂六分,熬  桃仁二分  上二十三味,为未,取煅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五斗,浸灰,候酒尽一半,着鳖甲于中,煮令泛烂如胶漆,绞取汁,内诸药,煎为丸,如梧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服。

    注:疟母即脾肿大。乌扇即射干。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二十二,桃仁虫药类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aqx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