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省时36计·第1.3讲课后实践】
这是2018年12月5日“崔律精时力之高效省时36计”系列第1.3讲的课后实践。
<实践事项>
动动小手,整理手机桌面和纸质文件。
<实践日志(记录)>
1.我在本讲中的收获:
1.1课程回顾:
(1)透过现象看思维,比如时间成本思维、防患未然思维、整理有序思维、啃大象思维、用户思维等
(2)关于听课,先听一遍,然后实践,然后再听一遍写实践日志,收获会更大
1.2手机桌面整理:
(1)手机底部菜单栏放最常用的,我可以放微信、电话、高效todo
(2)程序分组,常用的单独在外,需反复斟酌
(3)定期清理不常用的应用程序,用时再下载
1.3纸质文件整理:
(1)所有经手的文件复印件扫描成电子版存档
(2)对于已存电子版的文档/复印件,用完之后,立即决定是废弃还是归入文件夹。比如会议结束后,立即决定;收到的纸质材料阅读完后,立即决定;快速行动,有助于减少拖延
(3)如果不确定文件是否保存,可以通过对自己的提问的来快速确定:①以后是否会用?②使用频率怎样?设一个待处理文件夹,用来存放需要保存但又不知存放在哪里的文件。
2.今日实践中的亮点:
(1)原本计划今天整理一下办公桌,没想到崔律就讲了纸质文件的整理。我桌上放的文件,基本都是二次纸,有些已经打了草稿但没及时扔掉,今天整理了一下,把不用的扔掉,还能用的二次纸放到指定位置,方便取用
(2)快速行动,有助于减少拖延,这个点很受用,对于整理办公桌、家务整理等,以前总觉得工作量太庞大了,即使并不复杂,也会想的很复杂,现在可以即时处理,不要等到真的堆成大山再处理。现在每天下班就会整理一点家务,本着做了总比不做好的态度去做,也不会因为整理不完而有心理负担。
(3)手机桌面整理,在之前的课程中就已经整理,今天进行了微调,删除了一些不常用的APP
3.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
4.其他想说的话(如有):
听崔律讲解很简单,但真正到自己实践,却发现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比如最近两天在梳理自己的文件夹,总感觉梳理不明白,文件夹中存在重复的文件,违反了MECE原则,之前总想都存着吧,万一哪天用到呢!可实际情况是为查看文件带来困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