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墙头随笔,2012,7,31。

墙头随笔,2012,7,31。

作者: 曲瀚 | 来源:发表于2013-06-29 23:18 被阅读0次

08年北京奥运的时候,年轻得还是个少年的邹凯在体操项目中爆冷夺冠,消息传回他的家乡,这座两江交汇处的小城骤然沸腾,各路记者,官员,传说中的启蒙恩师乱作一团,甚至就连几乎将要被本地人所遗忘的儿童食品厂都不失时机挺身而出,在街头拉起火红的横幅,就仿佛少年确是打小吃了他们的产品,方得成就下如此光耀千秋的伟业。

虽然那玩意儿最大功效只是增肥来着。

如今四年过去,邹郎又来。有过上一次措手不及的幸福,却不知市里将要如何庆祝?红毯铺道,锣鼓喧天?我已经搬离了市区,远居乡野,这里面的详情自然不甚明了。倒是偶在微博闲逛,撞见一位据称漫画家的人物,为着国家男子体操队,又和围观群众吵得唇干舌裂。这事说来简单,有某位运动员在网上发了许多段子,诙谐生动,得到群众好评,并将之视作反击"中国运动员都是机器人"的有力佐证。可惜,那大多竟是抄来的。敏锐的漫画家发现并毫不讳言地指出了这一事实,于是立即遭到了群众们"你管那么多"的围攻。是的,他占理,但明显没有脑子。最后,愤怒的漫画家终于立下重誓,谁要再提"为国争光",不管为何,他就立即拖黑了谁。

这真是个令人烦躁的夏天,不是么?

其实我个人对于奥运,向来是没有多少兴趣的。打小这样。我或可算个足球爱好者,但绝非体育爱好者。饶是如此,却也不妨碍我为着射击比赛中国人那神一般的最后一击欢欣鼓舞。因为这就是一种纯粹,自然,不需要太多过度诠释的情感,更和体制洗脑扯不上丁点关系。真的,我连团都没入过。当然,总会有人会拿体制说事儿,也会有人拿中国足球"不在体制"进行反驳。谁也说服不了谁,因为一开始大家就只是本着"我来了,我要说"的态度而去的,这道理,和儿童食品厂的出现,原本也没有太大区别。

前几天城里发了洪水,淹过临江几条街,被热心的外地人渲染成了"举城尽没",乐天的市民则不顾政府的劝阻,搭起为救灾而免费的出租车,齐到江边看水。我在网上和首都的某些朋友聊天,言及他们内涝的窘况,便说"积年抗洪的地方,自然比别处有更多的经验"。这其实是句客套话,因为不想深入得太深,到时候还得逼着自己去研究某些略懂但不甚了然的领域。然后奥运开幕了,二次元的少年们在为着大不列颠不靠谱的萌而兴奋,意见领袖终于逮着了对自己的祖国再度恶语相向的机会,花痴者唯见跳台上的泳裤与大腿,原教旨信徒在指着电视高喊"要么冠军,要么死"。所有人各踞其营弹冠相庆。我不知道城里为邹凯准备了什么样的凯旋仪式。立个等高的雕像吧,我想,反正都已经是前无古人的壮举了。

再然后,我看见一个原本不痛不痒的漫画家生生被人逼到了与奥运对立的位置上,玻璃心碎得满地都是。还好我不是画漫画的。这可真是个令人烦躁的夏天。


相关文章

  • 墙头随笔,2012,7,31。

    08年北京奥运的时候,年轻得还是个少年的邹凯在体操项目中爆冷夺冠,消息传回他的家乡,这座两江交汇处的小城骤然沸腾,...

  • 随笔——墙头草

    每次上课与下课都经过这里,忍不住向着多瞅两眼,心里默念着这就是墙头草呀!或许用这句时来形容它也不为过: 咬定青山不...

  • 墙头

    老城冬月后,老腿畏行游,老树寒枝乱,探出老墙头。

  • 墙头

    树荫罩上瓦屋顶,凉棚搭在灰墙头,等到日西晚风起,毛豆啤酒清凉油。

  • 墙头

    向晚一场雨,匆匆湿衣衫,隔壁南瓜藤,爬过墙头边。

  • 我家墙头

    昨晚和母亲聊天,由于受台风影响,整个村子路上到处都是水,很多乡亲都在抓鱼。我乐了,要是有时间,自己也会回去看看,陪...

  • 垒墙头

    今天歇班,家里墙头歪了,推了重垒,

  • 诗||墙头

    黏上蔷薇热烈的红唇,有人弯曲了 一节节弯曲。终于望不过墙头的白与黑 几只矮麻雀苍狂地飞过头顶 几根炊烟翻滚。南瓜和...

  • 墙头记

    咚咚咚,咚咚咚……正吃晚饭的李强听到有敲门声,声音由小变大,由弱变强,越来越急,这个时间点来找人,说白了,就是来挤...

  • 爬墙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墙头随笔,2012,7,3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awx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