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黑、怕虫、怕死、我的人生有三怕。顶着这三顶帽子,我还算安全的度过了20年。自知这辈子成不了什么大气候,我还是想说怕死没什么不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让命运显出了真相,才好对付它,活出它。
从何时开始思考死亡这件事的呢?我想是因为舅舅,你没有经历一件事,那么你是很难对它产生深刻认识的。痛定思痛,我仿佛大梦初醒。从来都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我,开始正视这件平常而又非凡的事了。
去年,年仅50的舅舅离开了这个世界,除过父母亲外,舅舅的影响是深远的。我没有亲眼目睹这个体面的男人,是如何被疾病折磨的。我想我不敢,我只是想在心里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当被问起,我会自豪的说,我的舅舅是一个体面的人。我只知道他生了病,他会好。我不知道会这么快。当他的棺材被抬往地里的时候,我泪崩了。我知道这世上,我又少了一个亲人,外公的坟旁又多了一个新的土丘。我知道这世上再也没有这个人,他或许在天国,在哪里。静静的看着我,而我却再也见不到他了。我终于知道余光中笔下的,乡愁是一座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你在里头。是多么痛的领悟。从前,我无法理解这件事情,为什么好好的人会突然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也并不明白为何世界上又忽然出现几个爱哭爱闹的小孩。长大后,我学到的知识告诉我,新陈代谢,周而复始。有人逝去,也有生命降临,是这个世界永恒的规则,它就以这样的方式保持着平衡。管你狗屁的规则,谁能告诉我,为何世界还在,我还在,舅舅不在?
为何新生儿的降临是伴随着一声啼哭的,小学老师告诉我,做人很难。是的,生命由之而来的那个世界里不存在悲伤,悲伤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产物。新生儿从神界来,他们超然凌立于这个世界,长大了这种眼光就变成了服从,呜呼,他们要被淘汰了啊。这是多么悲哀的事啊!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长大后这世界没童话。小时候总盼望长大,长大后又渴望回到童年,人类啊!你的名字叫贪婪。
佛说,生死轮回,生是死的开头,死是生的结尾,倡导淡然面对生死。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从小也是听着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之类的句子长大的,我自知太爱人生,难以超脱,于是只能每日蹉跎蹉跎。诚然,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也并没有为国捐个躯什么的,这样的机会。我们的生活和谐而安定。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静悄悄地来,静悄悄地去。没有像本•拉登那样让世界恐慌的能力,也不像科学家一样能创造出促进社会进步的技术,这个世界并不会记住我们。即使有,“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世界那么大,你做的一切多么微不足道。面对死亡,你或许悲伤或许迷茫,但你的痛苦相比这一切鄙如草芥。但我们也不能停,一停下来就会被淹没。
但我想说,面对生死你不妨淡然些,天空没有留下我的痕迹,但我已飞过。生活并不公正,仍然十分可爱。我们要以我创造了这种生活的眼光,去看待生活。我想我是鄙视自杀者的,他们是因为无能而自杀,他们不需要任何力量,只要绝望,放弃希望就够了,这不是什么冒险,我讨厌这种方式。死与生一样真实,严重的是我们听凭生与死的摆布。我命由我,不由天。人总是要死的,对于有信仰者,死是永生之门。死亡终结了生命,但没有终结感情的联系。我们并没有真正的消失,我们创造的,提醒着人们,我来过,很美好。并且,呵呵!我们会已死的方式卷土重来。
面对未知,我已做好了优雅赴死的准备,那么你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