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史记〉和〈竹书纪年〉的不同记录谈自主思考
《史记》记录尧舜禹禅让制度,而《竹书纪年》记录:“昔尧德衰,为舜所囚、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
另外《韩非子·说疑》中也有记载:“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这就引起了人们对《史记》记载的一些内容的质疑。
有人说从人性上看《竹书纪年》的记录更合理。但人性并不是古今一直恒定的,受当时环境的影响,可能会有偏重。
古人有老子,庄子那样品行的人,现代“专家”,“学者”能找到那样品行的有那个?古代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持续的时间很长,刚过去不远,熏陶出来的人性与经过千年封建资本奴役过后熏陶出来的人性,应该是两回事!
但多数古籍文献指向的还是尧舜禹禅让美谈,《竹书纪年》的命运跌宕起伏,有人说《竹书纪年》是伪书,应该不能有这种非黑即白的看法的,他的存在就是世间一种声音的存在。
太史公的品行应该是没问题的,但《史记》并非就是可以完美无误的记录司马迁之前远古的史实,总有一些环境因素和客观因素导致一些谬误!
不管《竹书纪年》记录的可信度有多高,而有质疑精神应该是好的,这让我们能多一个角度思考事物。因为我们在一种等级制度的千年奴役下,已少了这种向上的质疑精神。
在这种千年奴役惯性中,一般奴才是不会改变奴役制度的,他们默认奴役,并认为这是合理的。然后想办法在奴役制度中爬高一点,来奴役别人!
所以鲁迅说:奴才做了主人,他的摆架子,比他的主人还十足、还可笑!
奴才的思想很多时候是没有独立性的,总习惯了找依托,所以他们不会主动改变奴役制度。
儒家就是这样的人,他们接受等级制度,维护等级制度,他们终身寻“明主”,找依靠,希望在奴役制度中找到“上乘”的位置。
可是马列哲学思想砸碎了他们的美梦,因为这种思想铲除等级奴役,倡导人人平等,在这种思想中,将军向小兵敬礼,小兵向将军行礼,他们之间没有奴役,只有分工不同。这是个美好的新的开端,但儒家的潜移默化惯性遗害一直还藏在我们深处,必须时时警醒剔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