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早之前就有构思这样一个主题,一直还没来得及很深入的去思考。今天很仓促,一瞬间想起来,决定先动笔,尽管还没做好充分的准备。跟做菜一样,我自己的习惯是准备好所有的调料,洗好切好所有的食材后,才会开始起锅烧油。 其实更高效的步骤,可能是先规划好顺序,在烧油、熬煮等的间隙就可以用来准备食材。有句鸡汤,大概就这个意思,人生不是非要准备好所有的材料,才可以下锅。
所以今天先把自己已经想到的部分梳理下,简单的记录,以后有了更成熟的思考,再继续完善。没有什么很独到的见解是一步到位的,期间肯定会有较多的返复,在各种自我推翻和还原的过程中,思路逐步清晰和明朗。
第一次想到忘却这个词,是基于我的专业。大学专业是园林,毕业后换过两份工作,但都是跟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去年有段时间,感觉压力很大,想换个环境,在一次面试中,被问到一个问题,“你从业了这么多年,觉得景观是什么”。当时被问得有点懵,没想到会这么概念性的问题。要是问到专业性很强的,甚至具体工作流程中的细节等,我会应对自如,毕竟有这么多年的理论和现场的积累,不会有觉得难以应对的问题。偏偏这么一个最基础最简单的问题,是我疏忽的地方,记得当时我的回答,思路不是很清晰,连自己都不满意我的回答。
回家后有几天的时间,我对这个问题一直耿耿于怀,我在思考一个更为合适的答案。
到底什么是景观?十多年的工作经历,还不能回答上来,对自己会很失望。或许换个问题的角度,从方法论的层面“怎么做”提问,怎样做出好的景观?如何判定好的景观标准?面对这类问题,我会对答如流。回到“是什么”的本质问题时,我的思考并没有很充分。现实情况是一个项目两三年,完工后又接着另一个工地,每天都沉浸在图纸和现场,思路很琐碎。竟然从来没有那么一刻,从现实的琐碎中跳脱出来,思考下景观是什么,这应该是一个关乎初心的问题。就如同埋头苦干了多年,都没有抬头看看前方是哪里。
在面试场景下,关于景观是什么,我会结合自己的经历和过往的思考,给出很多答案,但都比较划水。例如,我那天的回答,景观就是两个控制,对方案的控制和对现场的把控。后来我也有想到,景观也是种服务,尤其对于甲方的景观管理工作,以协调为主,在各参建方寻求一种平衡,实现物美廉价的管理目标。但都不是我内心的答案,不是一个能让自己眼前一亮的答案。
可能处于一种职业倦怠的心态下,我清理掉了所有跟专业相关的所有公众号,还有意识的去看些跟设计不沾边的哲学、文学、艺术类的书,不经意间收获了一个词,就是我今天标题—忘却。
不同于遗忘,忘却是主动的,遗忘是被动的。忘却,一定是基于选择之上的,对一些不重要的事情,有选择性的忘记。就像我们拍照,想用单反拍出高质量的人像,经常会选用定焦镜头。定焦,能帮助我们把画面更好的聚焦留给人像,然后把焦距外的画面尽量虚化,突出人物的画面感。
景观,就需要忘却。所谓的专业标准以及行业套路,都不重要,最好被当成画面背景模糊掉,然后最终聚焦在内心对园林空间的感受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