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932928/aa712d98a8e9fcff.jpg)
早上坐地铁翻看《财经》杂志时看到了沈联涛的一篇关于人工智能的文章。作为金融界的代表人物,谈论人工智能话题时依然离不开金融经济的角度,其中有个观点挺有意思:人工智能的威胁并非来自机器,而是其他人通过使用更智能、更先进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来提升速度、规模和范围的竞争力。也就是说,将来人工智能的问题并非是人与机器之间的较量,而是人与人的较量,归根到底还是信息不对称、资源不对称的问题,也就说人工智能的威胁只是停留在经济层面,是可被控制的。
然而只从金融经济的角度理解人工智能未免太过片面,它的最大威胁不只在于经济,而在于“智”以及“智”之后的“情”。
当然,人工智发展初期的优势并不明显,充其量只是以与传统劳动力竞争而抢占工作岗位的姿态见诸报端。然而,它的自我学习能力不容忽视,围棋例子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作为世界上最需要智慧的游戏,人工智能AlphaGo在短短一年就能自我进化而成功打败第一高手,就是他的“智”的表现,这种“智”是它的自我学习的能力。试想一下,人之所以优于其他动物难道不就是因为学习能力吗?那如果放开人工智能机器让其无休止的在庞大的信息资源中学习的话,其后果会怎样那?进化速度一定会远大于人吧。又如果让它拥有了自主感情那?与人类有了冲突了那?这些或许才是人工智能最大的威胁。
从进化的角度讲,一个生物大脑和一台计算机所取得的成就,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深刻的差别。这个进化就是自我学习,再加上资源丰富的情况下,计算机完全可以效仿人类,并超越人类。所以再进一步讲,人工智能的威胁又在于有了“智”以后“情”的道德属性。这个道德属性在于如何界定其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类的道德属性在机器人上又能否适用。
比如,当人工智能有了感情之后还会情愿做人类的工具吗?它那么聪明,又有了感情,再给它一张脸后,人类又还会再把它们当成工具吗?人在识别谎言的技能上人类能比得上人工智能吗?人工智能足以能和人类谈条件之时,机器人三大定律还能适用吗?
我想,对于以上问题,很多人包括顶级科学家也不能给出完美的解释,但这又是在发展人工智能的道路上必须面对的问题,因为它们是发展的指导,就像美国的《自由宪章》一样,是以后一切社会活动的最高和最基础的领导,它是指引着美国人的健康的发展方向,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应该有这样一部在精神层面的最高指导,去引导其健康发展,并规避道德风险。
人工智能现在更像一张白纸,它将展示出什么色彩在于人类怎么书写,可惜的是人类从来都是各怀鬼胎,利益的冲突下,难免有人写着写那,写出一句咒语释放出魔鬼也未必没有可能。
扫描关注公众号:
![](https://img.haomeiwen.com/i1932928/2f23986b74bc044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