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我一直给自己定义为内向的人。
我沉默寡言,我喜欢安静,我不主动,我喜欢坐最不起眼的位置等等,要是让我找自身缺点的话,我能立刻列举一大堆。但是寻找优点的话,我还真得好好思考一下。
细心
默默积蓄能量,爆发时出人意料
刚毕业参加工作时,身边很多同事给了我很多很多评价:不说话,冷漠,闷骚……还有人直接告诉我,“你给人一种很难接近的印象。”
但就在我入职后的第7天,我的领导在部门所有人面前,突然表扬了我一番。
他拿着我的工作记录展示给大家看:“大家看一下,这才是最标准的格式。我们一直强调,提交的问题,主题要精炼,步骤要详尽,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以及补充说明,都要描述清楚,这样看到这个问题的人一下就能读懂,还能减少沟通成本。大家都要向他学习,以后这样的格式就是标准。”
大家纷纷点头,我却听的一愣一愣的。与其他人相比,我只是行业的初学者,我只是按照行业的规范去做事,怎么还成了标准了?
后来我观察了大家的做事方式和态度我才知道,原来不是我做的好,而是大家做的太糊弄事,所以凸显了我做的好。
我在这家公司做了11天,就离职了。
优秀是一种品质,成长,需要与优秀的人为伍。
做为刚毕业的我,正在扎根,更需要寻找优秀的团队才能够成长。
后来我终于找到了适合我的团队。我努力地工作,默默地向身边优秀的人学习。直到大概半年后的一天,我们的软件产品在上线前,我发现了一个非常隐蔽而又严重的问题。此时我不再内向,我叫停了产品上线,我把这个问题详细地描述给大家,并且预估了这个问题上线后会对多少用户造成多严重的影响。
此次事件后,大家给我的评价变了,“你哪是内向,分明就是内秀,原来你一直深藏不露啊!”
其实内向的人往往都是这样,心细如尘,善于观察,常常能注意到别人忽略的地方。
我的工作性质恰好也需要有具备这样特质的人。内向的我可以细心地做好每一件事,我给大家逐渐留下了非常靠谱的印象。
责任心
与机遇成正比,尽善尽美
在公司做了两年多,领导指派我负责单独的一个产品线,并且分给了我两名同事让我去带。
这两名同事是新手,所以我一方面要负责好产品线的品质保证工作,另一方面,我有责任把这两个新手教好,让他们快速成长起来。
除了把一些基本的工作内容教会他们,我还花了很多的时间,把我遇到的特殊情况,踩过的坑,都整理成一个个案例,逐一的分享给他们。
后来团队扩大,再招人,我还带着他们整理出来一系列的新人工作指导文档,让他们也逐渐的学会了如何去带新人快速胜任工作。
由于我对新员工设计的培训方法效果还不错,公司的学院也邀请我去给新招的应届毕业生讲了三堂课。这也是我第一次做讲师。
自从我管理团队之后,大家又给我换了评价:“你根本都不内向,你看你无论是开会还是平时沟通,多能说啊!”
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
只有我自己最清楚,是责任心在驱使自己,不想说话也要说,不想出头也要站起来,因为整个团队的人都在看着你,都需要你。
热心
为善向上是做人的原则
我妈妈是个热心肠,街坊邻居要遇到什么困难向她求助,她都不会推脱,尽可能的去帮忙。甚至街边素不相识的人,她都会去帮,一直到现在也是这样。
也许是从小家庭教育缘故,我延续了我妈妈这股热心劲。在工作中,我得到很多同事送的“好人卡”。
策划部门同事找我帮忙画个流程图,商务部门的同事找我帮忙找几个版本做评测,运营部门找我帮忙导数据……毕竟自己是计算机专业,所以解决那些文科专业的同事遇到的计算机问题,还是轻而易举的。
我一个朋友的职业是语文教师,我经常帮她做PPT,检修电脑,剪辑抖音短视频。
我甚至还帮朋友给他家的孩子做入学简历。
毋以善小而不为,最好的满足就是给别人以满足。
对于他们来说,这些事可能需要几个小时或者大半天的时间,对于我来说,也就十多分钟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因此,大家很一致地给了我这样的评价:“老好人。”
寻找
发现你的优势
外向的人用言语影响世界,内向的人用行动改变世界。内向的人只是用安静的方式与世界相处。他们更喜欢思考却不愿多谈。
人人都有优点。自己去发掘自身的优点,这是自信;被别人发掘自身的优点,那是认可。
无论什么特质,跟随自己的内心,去做最好、最真实的自己。
齐帆齐第3期28天写作营第(14)篇 1675字 累计21535字 命题写作:夸夸自己,写至少三个优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