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简书上写文,认识一位毕业于重点大学,但家境贫寒的朋友,姑且叫他小A。小A出生于陕北贫困家庭,幼时缺乏家庭教育,也不爱读书。因此,在他读书生涯,留级了两次。他也本认为自己人生无非就是随随便便读个高中,然后随随便便毕个业,再随随便便工作,接着随随便便重蹈自己父母生活就行。但他有天突然开窍了,然后奋发读书,最终考上了上海一所重点大学。
在好多故事当中,好像那些出生于贫寒家境的人,考上重点大学后,命运就会彻底改变。但那些毕竟是故事,而且也只是人类历史当中发生的极少数故事。对于很多出生于贫寒家境人而言,用尽全身力气考上心仪大学之后,才发现自己所到达的目的地只不过是别人的起点。然后在毕业时,才发现自己所赚的工资只不过是有些人一天的零花钱。在上海,这座到处充满消费欲望的城市,小A觉得自己与这座城市格格不入,尤其是他父亲因病造成他欠债之后。所以,小A内心就特别渴望赚钱,想要赚更多钱来摆脱目前的困境。与此同时,也会不断感慨自己辛辛苦苦所想要到达的“罗马”,只不过是别人起点之类话。
对于小A所说的话,我内心是赞同,但也表示一定否定。我所赞同的是,对于这个社会而言,家庭背景对人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就像《向前一步》作者谢丽尔.桑德伯格在她丈夫去世后,公开承认自己所写的《向前一步》这书的局限性,也承认了自己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其家庭背景以及父母所能给予她的资源是必不可少的。而我之所以否定,就是还承认个人奋斗的重要性,即便我们所努力到达的罗马是别人起点,但我们却领略这过程的风景,并也可能为后代创造比自己要高很多的起点。其实对于大多数想要获得成就的普通人而言,就是在这个处于矛盾的社会环境中,对自我进行不断修炼,然后创造自我的一个又一个罗马。即便那些罗马可能只不过是别人的起点,但却否定不了在达到罗马时那种愉悦感,而人生不正是由这一点一滴的感觉串联起的么。
我想起去年有段时间,周末时,我常去上海晃悠。然后去年国庆节时,以过节的名义,蹭了某亲戚一顿饭。那顿饭钱,比我两个月工资还要多。而那亲戚在上海市区坐拥好几套房产。我去亲戚家时,看着这亲戚在上海这寸金寸土的地方,拥有复式的套房,内心自然也会感慨自己这一生所创造的财富可能不及人家在上海的半套房产。我承认那时的自己充满着失落感和无奈感。因为那亲戚和自己父亲同一时期出来创业,而他们那个年代创业,只要胆子稍微大点,就能够积累一笔可观的财富。但在我十四岁时,我家因父亲车祸而家道中落,亲戚家越来越好。这之间形成的差距,我差不多用好多年的时间,慢慢磨掉自己内心不甘,学着承认生活所带来的一切磨练与苦难。也许我这一生可能不会富裕,甚至可能会因为自己心中所谓信仰,而穷困潦倒,但却在我的人生生涯中,我至少感受到了大多数人可能一辈子都可能感受不到感觉。这样的感觉,或许对于自己人生而言,是某种财富吧。
因此,为了某种财富,给自己一个又一个罗马吧,即便所达到的罗马只是别人起点,那又如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