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上班这点事儿
"我们不招应届生"

"我们不招应届生"

作者: 南叶涵 | 来源:发表于2019-01-03 02:05 被阅读4次

01

和朋友在吃火锅的时候,室友小星一连串炮轰式的微信消息把我给生生吓住了。

"我今天,整整面了一小时,有史以来时间最长!"

"那个女的,有病吧,问我家在哪儿几口人父母干嘛哥哥干嘛为什么要来这个学校读这个专业为什么不帮家里做生意?"

"为啥之前我去面哈佛毕业的校区校长也不见得像她这么不饶人的?"

"句句不离隔壁学校,其实就是看不起我们学校,看不起应届生。"

"……"

我拿起手机,感受到了小星的愤怒,胸中仿佛有火在烧。我想了好些可以回怼过去的语言,诸如我们的学科优势,诸如我们的专业技能,诸如她身上的种种隐形优势。但在发过去的时候,却好像显得有些苍白。

诚然这是一个挑剔的HR,但她的连环炮问题好像也说明了些问题。

"我们不招应届生"

02

记得我2015年才来这个学校的时候,带着对新生活的憧憬,我下定决心要在这里闯出一片天。小星是我第一个认识的室友,一头酒红头发,第一眼看去像是不太好相处的社会姐。看着她娴熟地铺床打扫,爬上爬下,爸爸妈妈露出了赞许的眼光,而我因从未有过住校生活看起来也是目瞪口呆。我心下一噔:这个睡我上铺的女孩可太厉害了。

其实她一点儿也不社会。

2016年夏天,我们去了六盘水支教。从前期策划到中期募资再到后期的出发及报告,小星作为队长,都付出了很多:别人在上课,她在写竞标书;别人在想暑期去哪儿度假,她在想暑假怎样才能给孩子更多的东西、让队友吃得好一点;别人在义卖募资,她也发动周围朋友和亲戚的力量最大力度筹款……她是一个有能力的女孩,这点毋庸置疑。

"我们不招应届生"

2017年夏天,我们搬进了四人寝。我和小星还是在一起,我们看着彼此成长,一起进入了大学高年级。

正是这时候,我们一起找了一份兼职,去培训机构当助教。那种没有很多知识技能要求,只要有耐心对小朋友细心就可以去做的工作。我们周末七点起床,去赶公交车,转快速公交再在九点之前赶着进班。如今想想,这段经历教会了我们很多,除了让我们扣问自己为什么脑袋进水要去找这么远的一份兼职,确实让我们提前了解到职场的尔虞我诈,体会到领域内领头羊的企业文化。

"我们不招应届生"

也许今天,经历了这个培训机构的面试,我才能确定,我们曾经大半年的起早贪黑放弃周末是明智的选择:入职,最重要的是看清自我,选对工作。

03

"我们这儿的SA都是澳洲读研留学回来的"

"你说你执行力强,那体现在哪儿呢?"

"大学英语六级不能说明什么,你为什么要去读这个专业"

"成都XX大学啊,在哪儿啊?不在这儿吧,我只知道XX啊"

早知道有些hr就是会让人想钻缝,就是让人想打洞,就是会让人难堪,却不至于至此:因没读学校的优势学科而整个大学都受到质疑;因没有名校光环甚至连学校都不被知道;因不知名原因被查家底还不得不回答……

那这家公司这种写着要求大学四级和大专以上文凭的招聘消息有什么必要再存在于求职APP上?

每个企业招人都想实现利益最大化,一定要从第一眼就尽可能的挑出金子,又何必费时间在沙子里挑金子。

虽然我恨我的母校,说它随时修路挖树不干好事,说它神经兮兮占地不拉屎,说它修个图书馆修好多年把我骗到这里…但我不允许它如此被贬低,它的学子被这样的面试困住。不被认可和不高兴地工作,不如不去。

选择,好像一直都是双向的吧。

04

应届生是最有潜力的一批人,因为有冲劲,因为有闯劲;应届生是最难服从管理的一批人,因为有初入江湖的稚气,有不低头的习惯;应届生,好像不是个褒义词却也不至于带贬义。

"那老师,您知道SA的全称是什么吗?"

"嗯…这个我也不太确定,可能是Study assistant吧"

您不如去澳洲留两年学再回来当管家呢,可拜拜了您嘞。

"我们不招应届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不招应届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bex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