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颐和园记

作者: 糖醋花生米 | 来源:发表于2023-10-14 23:43 被阅读0次

我确然知道,倘若没有去过一趟颐和园,必定是枉来过北京一遭的,只是也许是一直没有想好以怎样的心情去体验吧,所以耽搁至今了。而且能够这样轻松地到处走一走,也是一件极奢侈的事。

颐和园的英文名称是The Summer Palace,作为清朝皇室专门的消夏游乐之所,可以预见定是奢华的。似乎清朝的统治者是最热衷于修筑园子的,像什么颐和园、圆明园、畅春园、静明园、静宜园……,甚至于不惜动用军费,也必定要修出个气派的消遣之地来。

游客很多,也许是恰逢周末吧,仅入口处便攒动着数个游览团体。园内建筑、湖山林立,相对完整的保存下,是比圆明园更直观的气派。昆明湖边一排倒垂着的杨柳,倒是和济南的大明湖有异曲同工之妙。有精致的小姑娘身着汉服在湖边拍照,却是别有一番景致的,而清朝女性穿旗袍者居多。

随处可见的百余年的古树耸立着,用力地拍上一拍纹丝未动,很厚实。它们虽未曾挪动过位置,但却是中华民族百年沧桑的见证者。乾隆时期算是封建统治巅峰的代表,在人对人的统治上,它是成功的,皇帝享尽了人间权势之乐,却唯独败于理想和认知的局限,难以逃出历史的周期律。

琳琅满目的景致瓷器、玉器成为人造物件的装点主体,每一件大概是价值连城的,我却是都叫不上名字,只知这里的一花一草一木无不浮现着这片独属于慈禧时代皇家园林的极致繁华。儿时自己稍微有点可笑的无知也尽体现在对瓷器用途的认知上,很久之后才知晓瓷器的装饰作用竟是远大于容器作用的。园内也有区陈列着一众彼时的西洋器物,包括人力车、永和轮等新型交通工具,以及电灯、钢琴、钟表等推动时代跃迁的代表性产物。

门前石头台阶上的两侧,是坡立着的光滑石沿,有四五岁的孩童当作滑梯反反复复地上上下下,伴着嘻嘻哈哈的欢笑声,尽显生活之美。院落中偶有飞燕略过,发出两声清脆的叫声,不知是也作为一个观光者与同来游玩的众人打招呼,还是对人们庸庸碌碌穷尽风光却不得其内涵而作嘲笑。

在初秋时节来游历这样的地方是合时宜的,湖里仍能看到成片的铺展着的荷叶,不似盛夏时节那样绿了,且泛起了黄边,显得有些落寞。时而有三五只野鸭在湖面成群结队地沿岸边游过,似乎是享受人们对它们的驻足欣赏,或许这一刻才是它们生命得以绽放光彩的唯一了罢。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自己是越发地欣喜夕阳的风光了,小桥流水、夕阳西下,清风浮动、杨柳依依,总觉得很美很美。

——2023.10.15,北京

相关文章

  • 再游颐和园

    2017年6月10日,天气晴,又一次游览颐和园,不同的是这次是带爸爸妈妈游览颐和园,记得第一次游览颐和园是大概14...

  • 颐和园游览小记

    因为学校考试占用教室,小朋友大周一的竟然放假一天。嚯,这可是个好机会,工作日出行能避开节假日的人山人海,正好可...

  • 颐和园

    我是颐和园景区的导游,慕花恋蝶,现在我陪同大家一起游览颐和园。 首先我们要去游览世界闻名的,奇观天下弟一廊,我们要...

  • 初冬的颐和园

    身处北京,但有年头没去颐和园游玩了,今天偷得浮生半日闲,去游览了颐和园。 颐和园是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

  • 颐和园一游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去游览了北京的颐和园。颐和园是清代的皇家园林。走近颐和园,只见高高的大门上方是琉璃瓦屋顶,门旁边...

  • 颐和园集成中国传统造园艺术,游览必看十个景点

    颐和园集成中国传统造园艺术,游览必看十个景点 @铁山青士(笑独行)[编述] 颐和园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

  • 1982·秋,北京颐和园

    长篇散文游记·连载 四、颐和园 北京第2天,9月8日,我们选择了北京西北郊的颐和园,作为一天的游览之地。 在去北京...

  • 颐和园记

    戊戌年春,京城百日无雪,亦是春和景明,携友同游,凭栏而歌,依山而望,时代丰盛,国富民强。 忆少年豪情,思古圣先贤,...

  • 颐和园记

    要邂逅美,注定要费一翻周折。 今天,北京依然是艳阳高照,闷热难耐。挚友静儿依然苦哈哈地陪我打卡北京城——逛颐和园。...

  • 游览记

    我的第一次旅游 2019年春节,我人生中的第一个春节上班,春节前就做好年后8天假期去留方案,一个方案是外出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游览颐和园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bft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