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说实话,确实是挺震撼的。不管是在视觉方面还是精神方面,都让人振聋发聩。首先要说明的是,导演郭帆作为济宁爷们,确确实实的为济宁地区争了一口气,把第一个场景设置在了“济宁地区”。这对于靠着《论语》《水浒传》活着的老济宁来说确实是一针强心剂。

说到中西方文明的不同,那就是西方人遇到了大洪水只能是躲避,顶多是一个叫诺亚的人遵守了上帝的旨意驾驶者诺亚方舟开始了个人英雄主义。这和如今西方宣称的个人英雄主义不谋而合。在欧美编剧圈里有这么一句流行的话:所有的故事,求其根本都可以在圣经中找到原型。
再看看《流浪地球》中,所有人皆勠力同心,各展神通,通过集体的力量解决掉一个个困难,共同携手共建小破球。可以这么说,在中国,所有的故事,都可以从《二十五史》中找到原型。没错,中国人自己创造了一个个历史,中国人,信仰的,是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当王磊小队牺牲了刚子和韩子昂时,也并没有救了杭州人民的命!危急时刻,全球各地的装置却陆续启动起来。这就是“饱和时救援”。点燃火星这一计划,早在主角想起来之前七个小时,以色列专家就提了出来,不过因为没有想到领航员空间站也是一个变量而没有被采纳。在刘培强觉醒后冲去总控室阻拦的过程中,还有其他的人也在阻止叛逃行为。我们习以为常的个人英雄主义并出现,大家都是人类的英雄!这才是集体的精神!
当中对于刘培强的美好展望,马卡洛夫善意的说,贝加尔湖可能要等到两千五百年后才能解冻。刘培强却平静而又向往的说出了那句话:还有我的儿子,我儿子的儿子,他们总会见到的。这就是中国的愚公精神。
影片中体现的不仅仅是传统的中国精神,还有人们的成长,“中澳合资”,嚷嚷着自己“上有老下TM还没有小”的TIM,被救之前胆小如鼠,但最后的时候看到刘启大无畏的精神,自己也孤注一掷,作为铅锤,跳了下去。那一刻,他也变成了英雄。

同为90后的韩子昂,在那个时候已经英雄暮迟了。但是他仍然喜欢他年轻时的抖音,听着海草舞。多么的真实,也多么的催人泪下。
真实的还有韩朵朵这个小姑娘在最后一刻的深情演讲,她没有闻一多的慷慨淋漓,也没有丘吉尔的深明大义,有的不过是用自己的语言一个个慢慢的说了出来,因为太过激动,有的话甚至语句不通,但要知道,这是一个初中的孩子,当时的教育资源极为有限,她能够做到这样,也算是自己尽力了,这也能体现最为真实的地方。
最为重要的,是这部《流浪地球》,代表了中国的硬科幻的文化崛起,也让夜雨这个常年执笔习作的人,第一次真正畅快而又深刻的体会到,中国式文化输出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从来没有被好莱坞式的个人英雄主义给洗脑。中华民族从来都是优秀的民族,电影唤醒了我们的眼界,让我们不再局限于地球上的一亩三分地,不仅仅是为了钱或者,而是有了更多的思考,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精神!
最后总结:这部电影是之前绝对没有过的,最为划时代的作品可以载入史册了。之后的《三体》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