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牡丹》
唐 柳浑
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颗。
今朝始得分明见,也共戎葵不校多。
牡丹天香国色,素来被世人喜爱,而在盛唐,这种追捧更是达到了极致。很多达官贵人爱花如狂,为买花挥金如土,这种现象也引起了许多文人的不满。这首诗写牡丹,并没有歌颂其艳丽无双,反而说其与葵花并无不同。一样姿色的花,牡丹却要“数十千钱”才能得见,诗人借此讽刺达官贵人的穷奢极欲、盲目追捧。
2 牡丹
唐 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谁能不爱牡丹花呢?它简直占尽了城中风光。莫不是洛水女神在那里翩舞吧,千娇万态如同灿烂的朝霞飞腾。曹植的《洛神赋》中描绘神女是:“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飙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洛神是“升朝霞”,牡丹是“破朝霞”,更显牡丹的生机勃勃,姣然傲立。
3 赏牡丹
唐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这首诗后两句格外有名,极其生动地写出了牡丹的国色天香,一个“动”字,引人无限遐想,何种姿色可以引起整个京城的轰动?万般美色,尽在不言之中。为写牡丹的独一无二,诗人还首先点评了芍药和芙蕖,指出它们一个“妖无格”(即格调不高),一个“净少情”(即缺少情韵),万花之中,只有牡丹方当得上“国色”两句。
4 红牡丹
唐 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诗的前两句描写牡丹枝叶,叶绿花红,娴静妩媚。然而从这生机勃勃的画面中,王维却看出了牡丹花的哀愁,并质问春色,可明白牡丹花的内心。这其实是诗人借花自伤,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伤悲,表面惜花,实则怜己。
还记得《爱莲说》里说“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牡丹的妩媚多姿,端庄艳丽恰好契合了盛唐气象,也正是在太平盛世中,世人才有心情欣赏牡丹的真国色。因此,唐代的咏牡丹诗格外多,而唐代以后,再写牡丹似乎就又多了一层哀愁。说起牡丹,其实我很喜欢张抗抗的一篇散文《牡丹的拒绝》,摘录几句,以便欣赏:
“你也许在梦中曾亲吻过那些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花瓣,而此刻你须想像花开时节洛阳城上空被牡丹映照的五彩祥云,想像微风夜露中颤动的牡丹花香,想像被花气濡染的树和房屋,想像洛阳城延续了一千多年的“花开花落二十日,满城人人皆若狂”之盛况。想像给予你失望的纪念,给予你来年的安慰与希望。牡丹为自己营造了神秘与完美——恰恰在没有牡丹的日子里,你探访了窥视了牡丹的个性。”
一言以蔽之,它可以妩媚,可以冷清,可以盛放,可以拒绝——这就是牡丹,花中真国色,不语自倾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