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晏(2)

作者: Ryanta | 来源:发表于2020-05-16 16:05 被阅读0次

何晏是吏部尚书,又是清谈的开山鼻祖。玄学偏向道家,吏部尚书应该治理国家,也就是儒家。那么,他为什么会如此“分裂”呢?让我一一道来

首先,何晏特别喜欢玄学。

《世说新语》有云:“何平叔注 《老子》始成,诣王辅嗣; 见王注精奇,乃神伏。曰:“若斯人, 可与论天人之际矣!”因以所注为《道》《德》论。”

意思是说:何晏注释了《老子》这一本书,何晏想让能看懂老子这本书的人一一王弼,看一看自己的注释,何晏会面时却发现王弼也在注释老子,而且比自己注释的还好,何晏特别佩服,把自己的书删减成了两篇文章。可惜,这两篇文章没有流传于世。

可见,何晏是特别注重人才的。他发现王弼比自己注释《老子》更好,情愿甘拜下风,而且还称赞比自己更年轻,且没有任何官职的人:“若斯人, 可与论天人之际矣!”

但是,他看中的人才却跟他的职责不能匹配,因为吏部尚书应该选择真正能够治理国家的人才,而不是选择清谈或者注释老庄书籍的人才,这与曹操的求贤令有着十万八千里的区别呀!

其次,何晏在吏部尚书和清谈名士之间左右摇摆。

何晏言志诗云:

鸿鹄比翼游,群飞戏太清。

常恐夭网罗,忧祸一旦并。

岂若集五湖,顺流唼浮萍。

逍遥放志意,何为怵惕惊。

何晏先把自己比作了大鹏鸟,渴望在太空遨游。可是又怕有网子把自己罩住,灾祸降临。所以又想到五湖一一 一个很幽静的地方,去玩耍,顺其自然,游到有“浮萍”的地方,就唼唼而已。早以把自己的志向丢到九霄云外。

他的大鹏之志肯定不是济世的志向,而是出世的志向,也就是庄子的逍遥游。问题在于,如果何晏真的想逍遥游,就应该像老庄一样义无反顾的归隐山林。又怎么可能会有网子呢?谁会去用网子拘束他呢?谁又会阻止他出世呢?即便真有网子,何晏为什么不为自己的志向而努力呢?

不可而知。

那么他说他要″顺流唼浮萍”这又是什么志向?无非就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中的庸庸碌碌的燕雀。

他不是一开始要当鸿鹄吗?

真够纠结的!

何晏就是这么一个复杂的人。没有官位的时候,他抱怨自己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有了官位的时候,他却不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而是忙于用自己的地位汇聚善于清谈的人。也许,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志向是什么!

最后,何晏喜欢清谈。既与他的出身有关,也与当时的世风有关。

何晏有一颗玻璃心,这使得他没有安全感,他用服用五石散和清谈来缓解自己内心的不安全感。

当时的世风对何晏也有影响。世风从死板的名教变成了三玄一一《老子》《庄子》与《周易》名教是束缚人性的框架,三玄会让人觉得自由,无拘束。这肯定会对何晏有很大的吸引力。

在清琰的过程中,何晏表现出了他真性情的一面。可以体现于他与王弼的交往之中。就算何晏年长且位高权重,他真正佩服王弼,所以他对王并喜爱有加。

何晏是一位在吏部尚书与清谈名士之间摇摆的人,这样的人接下来又会经历什么呢?且听下回分解。

相关文章

  • 何晏(2)

    何晏是吏部尚书,又是清谈的开山鼻祖。玄学偏向道家,吏部尚书应该治理国家,也就是儒家。那么,他为什么会如此“分裂”呢...

  • 剧本《何晏》

    主要演员:何晏(曹操继子)、 尹氏(何晏之母)、 王弻(何晏之友)、 ...

  • 何晏故事剧本

    故事一 前言:何晏的母亲-尹氏在何晏的父亲死后,就嫁给了曹操…… 曹操(对何晏说,何晏正在独自玩耍):晏儿,你改姓...

  • 何晏故事剧本

    故事一 前言:何晏的母亲-尹氏在何晏的父亲死后,就嫁给了曹操…… 曹操(对何晏说,何晏正在独自玩耍):晏儿,你改姓...

  • 何晏(3)

    何晏最后的下落很惨,被司马懿诛灭三族。何晏值得同情吗? 首先,何晏是一个识得大局的人。′ 《世说新语》有云:“何晏...

  • 一人之上,万人之下——何晏

    今天,我要讲的是何晏,好,那我先来介绍一下何晏吧,何晏(?—249年),字平叔。河南南阳人。三国时期曹魏...

  • 何晏

    演员表: 何晏:正始名士,曹操的继子 秦朗:曹操的继子 曹操:军阀 曹丕:曹操的儿子 众人:大臣、闲人、士卫 宾客...

  • 何晏

    演员表: 何晏:正始名士,曹操的继子 秦朗:曹操的嫡子 曹操:军阀 曹丕:曹操的儿子 众人:大臣、闲人、士卫 宾客...

  • 何晏

    编剧导演:益安来 人物:何晏、曹操、众臣、吃瓜群众、王弼、夏侯玄、大臣1、大臣2、司马氏、士兵、刽子手、旁白 特别...

  • 何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何晏(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bhrohtx.html